01、创新之基——学科积淀与学术争鸣
大师的产生必须有产生大师的土壤,高质量学位论文的产生也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学术土壤,即宽松、开放、浓郁的学术氛围。
| 要在鼓励争鸣中催生创新火花
博士生培养的核心是对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燃起稍纵即逝的创新火花。
因此,要坚持将“学术争论无高下、观点视角无偏见”理念贯穿到日常指导、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
绝不能以职务高低、资格深浅、学识厚薄来衡量见识高低,紧紧扣住论文写作中选题酝酿、框架确定、开题答辩等关键环节,促进不同专业特长导师广泛争鸣、博士生与导师敢于争鸣、博士生之间常态争鸣,实现学术观点无障碍碰撞,不同领域导师之间、导师和博士生之间在宽松氛围中畅所欲言、争相亮剑,为论文创新提供厚实的基础条件。
| 要在呵护争鸣中消除创新顾虑
从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学术创新之初,或多或少带有难以被理解的“异端邪说”及蔑视权威的“外壳”,有时甚至还会受到传统势力压制,权威抵制及否定报复。
因此,在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坚持“严守政治红线、谈理论道无疆域”的原则,用“三个反对”来呵护争鸣,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反对固步自封。即导师不轻易说“不”,提倡用科学方法引导“离经叛道”的博士生亮观点,提倡以身为范,用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研风培养博士生锐意进取、刻苦钻研精神。
二是反对唯我独尊。即导师不搞一言堂,倡导导师和博士生养成有新意、有主见、有坚持的“学术霸权”
三是反对狭隘偏见。即坚决抵制带有人身攻击的“文人相轻”和无原则的“护短”行为,提倡广纳雅言、有据论道、以理服人。
| 在应用争鸣中转化创新成果
争鸣是创新的途径而非结果。争鸣中的不同观点,应坚持“四纳四去”原则,将争鸣结果转化为创新成果。
一是纳新去旧。对于博士生提出的有理有据、合乎逻辑的新思维、新观点,导师要有自我否定、自我革新的胆识和胸怀,在把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基础上,鼓励并指导博士生勇于破除旧套路、旧方法、旧体系。
二是纳实去虚。信口开河、脱离实际的奇思妙想不是创新,学术观点应有来源、有出处,必要时,还得有实验数据支撑。对于博士生“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想法,导师应精心甄别,去伪存真。
三是纳简去繁。真理往往是简单而质朴的。在博士生论文的选题、框架设计、方法选用等方面,应用最简单、最生动的观点、语言、事例来论证透彻复杂、晦涩的规律、道理,着力培养博士生具有主线清晰的研究思路和严密务实的论证能力。
四是纳全去残。争鸣中,很多观点往往站位不高、片面残缺,这要求导师必须立足宏观层面整合不同观点,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轴上综合把握研究对象,指导学生提出逻辑严密论证建议。
02、创新之源——团队指导与实践引导
优秀博士论文往往具备一个催生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三个转变”,有规划、有步骤地搭建广阔厚重、多维发展的理论、实践研究平台。
| 变“导师单独负责制”为“导师团队指导制”
传统博士生培养强调单纯的导师负责制,传承关系单一,研究视野受限,容易产生门户之见,不利于学术创新。
一要建立专业交叉的导师团队,实施集体指导。根据博士生个人特点及选题情况,立足专业体系,按照“专业特长有交叉、研究领域有侧重、理论视野全覆盖”的思路,广泛选取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特长的导师,组成专业交叉的导师团队,负责博士论文的选题、开题和预答辩工作,为博士生打破思维定式、博采众长提供条件。
二要建立优势互补的导师团队,实施前沿指导。邀请其他名牌高校专家学者作为外聘导师,建立协作导师团队,采用“问题式”与“专题式”相结合指导方式,对博士生遇到的学术难题给予答疑解惑;就最新成果进行专题讲座,确保博士生研究始终站在学术前沿。
三要建立立足实践的导师团队,实施补偿指导。邀请部分企业公司、创新团队的主管、高职人员作为实践导师,参与论文选题、开题、预答辩等关键环节,让生硬的理论在实践指导中丰富完善并指导实践,弥补博士生实践短板
| 变闭门造车“读死书”为走出校门“读活书”
在博士生培养中,可以充分利用课题组提供政策建议、制度论证、法规撰写等机会,将闭门造车、“死读书、读死书”的博士生选派到相关单位及部门,直接参与政策制度、课题研究工作,以鲜活的实践需求燃起理论探究的激情,让博士生在“活读书、读活书”过程中增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主动寻找符合兴趣的研究主题,提升论文质量。
| 变院校“单打独斗”为“基地化联合”培养
围绕博士生选题和研究方向,与企业单位建立科研课题共研的基地化合作培养机制,以专项课题研究的方式,牵引带动博士生进行理论积累和问题探索,确保博士论文在多个专项课题支撑下,素材翔实,积累丰厚,具备创新突破的基础。
03、创新之径——思辨与研究能力提升
| 用“学术计划”主导创新生成的路线图
按照博士生特点及培养规律,制定三类计划,描绘出目标明确、阶段清晰的人才培养路线图。
个人研究计划。由博士生本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时间安排,结合个人兴趣制定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选题方向,研究步骤及时间节点,阶段性成果类型以及所需资料、其他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等。同时,对照研究计划,明确每月、每周的研究任务;导师团队对研究计划中的选题方向、阶段性研究成果等给予指导。
文献整理计划。在充分了解博士生学识基础、研究兴趣基础上,着眼整个培养周期,由导师团队开出专业领域内应掌握的重要文献、主要著作的书目单,明确书目阅读整理的时限及要求;博士生按时点完成文献阅读整理任务,提交月度读书笔记和年度文献整理报告,逐步梳理出论题的理论脉络、发展主线和学界的主流观点。
阶段性成果计划。博士生通过月度读书笔记、年度文献整理报告,以及阶段性成果综述等方式,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思考的阶段性心得和个人核心观点;导师团队全程把握研究走向,按领域专长在核心观点上给予针对性指导。
| 用“因材施导”发掘创新生成的切入点
导师团队在深入分析博士生个人学识和研究兴趣基础上,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博士生培养实施方案,挖掘创新生成点。
针对性指导。导师团队结合博士生研究进展情况,区分专业特长,共同研究确定进一步提升博士生研究能力的针对性指导意见,由专业特长导师具体负责指导工作。
坚持问题牵引。在研究进入瓶颈期时,主责导师及时梳理提出应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用问题牵引研究深入推进。
提供相关保障。发挥导师团队的后盾作用,与研究相关的调研、经费以及参与课题改关等,尽力给予资助。
| 用“观点论战”催生创新生成的增长点
思辨力是创新生成的第一缕火苗,直接影响到综合研究能力,而观点论战是提升思辨力的重要方式。
利用课堂授课机会。将博士课划分为较为独立的多个专题,每个专题安排4〜6个学时,按照“导师引导传授、博士主讲观点、集体讨论争鸣”的方式开展授课,激发博士生主动寻找思辨力的提升点。
组织专题研讨会。导师团队结合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学科专业的重点热点问题等,定期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引导博士生积极参与。
倡导学术交流。鼓励博士生参加国内外、校内外与论题相关的学术活动,并将获奖成果在博士生中公开交流,多渠道激发博士生思辨灵感。
04、创新之要——全程管理与严格标准
按照博士生培养规律,以全程管控为主线,以严格标准为抓手,就关键节点,建立系统完整的人才选拔和论文把关机制。
| 严把入学复试关
博士生的来源渠道多、构成复杂,不同人员的受教育背景、年龄层次、学识基础、实践经历等差异较大。
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博士生的遴选工作,坚持“宁缺毋滥、优中选优”原则,严把入学复试关。导师团队在确立遴选标准基础上,全面考察应考人员的学术志向、专业知识、科研成果、兴趣爱好等综合情况,集体决定入选对象。
| 严把中期筛选关
中期筛选制度的贯彻落实,是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准备阶段,导师团队召开碰头会,确立中期筛选的考核重点、题库选择、现场答辩要求及惩处办法;题库建设,实施“专人命题、严格保密、随机选题、一年一更新”的办法,系统考察博士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现场答辩,坚持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送人情分,严格控制优秀率和通过率;中筛结果运用,实施优秀博士生资助制度和末位博士生警告督导制度,增强博士生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意识。
| 严把论文指导关
坚持釆用导师团队集体指导与交叉指导相结合办法,按照论文写作程序,重点是开题评议定好选题。
撰写论文,选好题是第一步。在组织开题评议中,导师团队对博士生的选题及论文的撰写提出建议,对创新性不强、应用价值不高的选题,不允许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对开题不符合要求的推迟开题,对评议不是论文预答辩把好脉。
针对部分博士生存在“混学历”“随大流”“能毕业”的错误思想,将论文预答辩的重点放在“挑毛病”上。对质量不达标的论文,坚持二次预答辩,推迟送评、延迟毕业等办法,切实守住论文质量红是学位答辩收好官。
针对部分博士生存在“学位答辩走过场”的错误认识,广泛邀请外校名牌大学知名教授、业务主管部门领导担任答辩主席,或参与答辩,斩断答辩中的人情纽带,切实做到宁可否定自我,也要确保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