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开学日期越来越近,小飞(化名)的心情越来越复杂和紧张。
前往美国的那一纸签证,是她从大一时就定下的目标,是她关于未来一切规划的起点。但申请签证却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
小飞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现在美国大使馆对中国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签证都会check(审查)至少两个月左右。”小飞说。
虽然有些焦灼,但她对签证还是很乐观的。因为她拿到的是黄绿单子“check”,通过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工信部直属的一些学校的学生,要么直接就不去申请了,要么就拿到的是白单子,被秒拒了。”小飞说。
黄绿单子“check”,白单子被拒。不同颜色决定了留学生的不同命运。
7月份,有报道称,500多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赴美留学签证时,被美使领馆以不符合美国《移民和国籍法INA》第212条(f)款及第10043号总统令为由被拒签。
个体的际遇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缩影。
全球化格局处在分裂、重构的关键时期,科技人才流动呈现新态势、新特点。在一些专家学者们看来,我国高端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流动等正面临机遇和挑战,亟须重新思考。
1
“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
对于计划赴美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而言,这个夏天注定是煎熬的。
“我出生在广西南部千山万水的贫困农民家庭,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坏掉的电视机。当我在镇上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告诉我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名“因美国10043号禁令而无法出国留学的普通学生”在网络上的一封公开信中,深情讲述了他渴望去美国深造的动因,以及为此付出的艰辛。
他被全球排名前十的美国著名大学录取,要去攻读博士学位,并获得每年6万美元的奖学金。然而,这名学生的中国毕业学校被美国列入所谓制裁名单,他的留学之路受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他说。
让这些中国留学生人生被改写的,是2020年5月由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美国第10043号总统令。
正如一些专家分析,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本质上是一种对华技术封锁,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遏制打压延伸到留学领域。
去年4月,美国反华议员汤姆·科顿宣称应禁止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科顿污蔑赴美中国留学生“抢走美国人的工作、偷窃知识产权,设计可以用来攻击美国人民的武器与设备”,称美国大学“训练了这么多中国的精英人才”是“丑闻”,应重新审视向中国发放学生签证的政策,禁止中国学生选修研究生层面的理科、工科专业,而只能选文科。
科顿宣称:“中国学生想来的话就应该选修莎士比亚的著作和《联邦党人文集》,这就是他们应该从美国学习的,而不是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
随即,科顿和另一名参议员布莱克本提出一项议案,要求禁止向赴美从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研究的中国公民发放学生签证。
不久后,白宫发布《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即第10043号禁令。
禁令称:“中国当局利用一些中国学生,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非传统的知识产权搜集者。因此,本科以上水平的中国学生或研究人员,如果是或曾经与解放军有关系,很有可能被中国当局利用或拉拢。鉴于以上情况,我(特朗普)认为某些中国公民申请F或J签证进入美国学习或研究将损害美国的利益。”
据分析,禁令本身没有指明被限制的实体清单,而是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实际操作中,被限制的对象主要是特定的几所中国理工科高校的学生。
人们曾寄希望于拜登上台后,政策会有所松动。但很遗憾,并没有。
随着国际学生赴美旅行禁令解除,美国驻华使馆于今年5月重启了中断近一年的留学签证服务。然而,来自工信部直属的七所中国高校和国家留学基金(CSC)获得者,大概率会收到被“秒拒”的白单子。
被拒留学生们透露,在实际面签中,所有在上述学校有过学习经历或是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同学,若是想要赴美学习STEM专业,无论本硕博,还是已经毕业工作多少年,都会被一刀切地拒签。
据有关报道,7月份被拒的500多名学生均为申请赴美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大部分学习电气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理工类专业。
他们拟就读的美国高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约四分之一学生获得了美方奖学金,绝大部分学生办理签证的时间是在美拜登新政府上台后。
2020年7月14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拍摄的哈佛大学校园。新华社发
“由于美国学校对于STEM专业的定义十分宽泛,已经有多位攻读商科甚至艺术类专业的同学被拒签。”被拒留学生们在《反对美国10043号总统令行动倡议书》中称,据观察,禁令开始波及其他高校的部分学生。
目前,已有2000多名被拒签的中国留学生和他们的支持者组成了一个抗议团体,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网站(http://www.10043.org),启动了社交媒体账号,开始募捐筹款活动,反击美国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性签证政策。
在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小凡看来,这一事件表明:“一个可以预见的变化是,未来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博士后科研培训的渠道,很可能会逐渐收窄。几年之后,接受过美国一流学术机构严格科研训练的青年人才回国数量,很可能会显著下降。”
“中美科技脱钩的风险并没有解除,拜登政府在战略层面上继续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对华战略核心依旧是限制中国科技发展。”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说。
2
从高水平人才回国到“寒蝉效应”
众所周知,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端人才,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间回到1978年。邓小平提出向美国派5000名留学生,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当即回复“请派10万人来”,两国由此拉开了互派留学生的序幕。
此前,中美人文交流一度隔绝近30年。以致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感慨:“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
1978年,中国迅速开始选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大学、研究机构选出52名学者。
经过三个月的强化英语训练后,他们被分配到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美各著名大学、研究所开始学习、开展研究。
后来,这批人悉数回国,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李衍达、陈俊亮、柳百成、张楚汉、张恭庆、姜伯驹、童坦君等7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9年,中美建交。
到了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留学生选择了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在金门岛,听到中美建交消息的27岁台湾陆军连长林正谊,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悄悄下水,游了三个小时后到达大陆,随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并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林毅夫”。他后来又赴美,在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
1984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人们自费留学的渠道,无数中国留学生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气和梦想去往世界各地。
随后,吴鹰从北京工业大学辞职,考入美国新泽西州理工学院;阎焱、熊晓鸽、张朝阳、张亚勤去了美国;徐小平先去美国,再到加拿大……
之后的十多年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回到中国,活跃在政、学、商等各界,在当时的新技术、新理念和IT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78年至2013年底,中国留学人员数量,从第一批52人,发展到306万。到2010年左右,中国70%以上的高水平大学校长,90%以上的两院院士,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另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派出超过35万的学生和年轻学者赴美留学或访问,每年吸引归国留学人员约50万人,超过25%的回国人员来自美国。
当下,一批高水平在美华人科学家因美国的另一项计划选择回国。
这项计划是美国2018年发起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美国历史上,以一个国家的名字命名调查行动十分罕见。这项计划美其名曰为了找出特朗普所说的“窃取美国贸易和科技秘密”的“间谍”。
不少在美华人留学生、学者和科学家因此遭到迫害与污蔑。执法部门在办案指标驱动下,大搞有罪推定。美国司法部对参加中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科研人员,包括美国本土科学家和华裔科学家,已提起至少20余起刑事诉讼。如哈佛大学利伯案、麻省理工陈刚案,以及埃默里大学李晓江案等。
这让许多在美华裔学者开始“重新思考未来”。
回国,成为他们“未来”的一个可行计划。
7月1日,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官宣,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学者、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教授帅克已全职加盟该院。
其实,自去年开始,国内各高校就不断传出顶尖学者放弃国外教职重磅加盟的消息。
南京大学引进JNK通路的发现者、全球细胞信号转导研究领域顶级学者、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生物学系教授林安宁,任命其为现代生物研究院院长;药物制剂及生物材料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顾臻教授作为讲席教授全职加盟浙江大学,受聘为药学院院长;UCLA前教授朱松纯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这些高端人才的回国当然会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起到较大的引领作用。”李正风分析。
但同时,他认为,由于“寒蝉效应”,更多有意愿与中国开展合作的美国科学家或中国留美人士,也有可能会减少与中国的合作交流。
持这一观点的不在少数。
有分析称,中国留美科技人才回国创业和就业将会受到美方更多的阻挠和刁难。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我国高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美国吸引华人学者和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成本将更高,技术领军人才引进也变得异常困难。
此外,由于美国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科研人员想接触这些前沿科学研究也将更为困难。
科技人才是技术交流的纽带和载体。有观点认为,中美人才链一旦“脱钩”,其负面影响不止在于短期的“人才荒”问题,还可能出现“人才断档”,将影响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
3
建立完善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
中国该如何应对?
“能不能一直吸引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人才到中国,建立培养顶尖人才的体制机制,让科学素质优异、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端人才,在科技前沿领域、在相关的国家管理、在参与国际治理的中国或国际机构中尽其所长,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王小凡说。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近期另一条备受关注的消息:高考满分的海南考生吴京泰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未央学院录取,专业为数理基础科学+微电子科学工程,投身“卡脖子”关键领域。
科技自立自强或许首先要实现人才培养的自立自强。
正因如此,王小凡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是在部分研究型大学和顶尖研究所建立完善和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
王小凡分析,与接受过海外顶尖学术机构培训的青年人才相比,国内培养的青年人才,往往有杰出的科研动手能力,但在科学思想的提炼总结、科学发现的呈现、表达交流方面存在短板。为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对研究型大学和顶尖研究所内研究人员的评价指标中,应包括对博士生、博士后的综合能力培养。
“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应考虑提供旨在培养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培训交流项目,为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展示平台和丰富的就业机会。”王小凡说。
建立自己的科学教育体系不意味着固步自封。王小凡强调,现代科学的前沿发展、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国际合作,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他说,美国大部分科学家能够理性看待中美科技合作,中美科技合作仍有广泛基础。
“应进一步发挥学术团体协会在国际科技学术交流的主体地位,支持一流大学研究所与外国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合作交往活动,鼓励大学、学会发起组织建设一些国际交流项目。”王小凡说,举办更多的国际交流活动,尤其是一些品牌式的学术会议和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华交流。
在王小凡看来,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应鼓励优秀中国科学家在全球和区域科学组织代表中国发声,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协调全球合作,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方面。
除了加强合作,如何在新形势下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同样是个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但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仍需大幅提高”。李正风说,这体现在前沿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数量仍不足等方面。
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流人才仍是当务之急。
李正风分析,区域化、多样化的全球化新格局下,亟须改变以美国为主的科技合作交流布局,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交流;注重通过“一带一路”、G20、东盟、上合组织等国际合作共同体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全球优秀人才。
基于所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李正风建议,要超前预判全球化格局新变化,制定长期可持续海外人才引进整体战略,避免无序竞争和短期行为,建立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监测体系,为抓住机遇精准引人用人提供支撑;尽快改变人才流动单极化状况,形成双多边、多样、多向的海外人才工作布局;大力提升我国科技社团、科研机构国际化水平,切实发挥民间组织与用人单位的引人用人主体作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持续优化我国科技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夯实吸引全球一流科技人才的基础。
科技日报•深瞳工作室出品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孙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