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秘笈」|准高三必读:暑期弯道超车的行动指南——高晓生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心态!

最关键的是什么?

是规划!

所以,对于刚升高三的学生们来说

最后一个暑假该怎么过

才能为高三打下基础,高效学习呢?

看这里!

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份暑期攻略

请查收!

准高三学生必做:

一、思想观念先“大转弯”

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提前进入备考角色;告别高二,迎接高三,主动思考未来。

其次,要能够达成被动到主动,盲目服从到理性思考;“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

二、备考中的四大“名补”

1、补状态

如果不在学习状态,费再多的时间、精力都是徒劳。首先要分析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冲刺高考的学习状态,是否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持之以恒。

另外,好的学习状态表现为专注程度。“学生投入学习的绝对时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入学习的专注时间。”

高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与交友是颇为普遍的现象,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2、补知识

新高三学生要利用这个假期好好整理以往学过的知识,分析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是否完备,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完整性是否足够。

知识分为链条式和塔基式两种,链条式知识(比如语文课程)如果缺少一环,相对好办;而塔基式知识(外语、数学等)如缺少一部分,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处于“漂浮”状态。

因此,新高三学生要及时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夯实、牢靠。

3、补能力

高考不仅考知识,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能力。

学生要在这个假期思考自己的写作技能、运算技能、实验技能,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加强哪方面的训练等。

4、补方法

“当状态和决心都具备了,方法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比如理科学习和文科学习的方法大不相同,而高三正常上课的方法与总复习阶段的方法也大相径庭。

学生要利用这个假期反思和整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准备好高三生活的四个方面

1、调整生物钟

生物钟必须调整,有些同学养成开夜车的习惯,晚上学习效率比较高,白天却昏昏欲睡。人的生物钟是有惯性的,临到高考前再调整就来不及了。

所以高三学生的作息时间最好与高考同步,要把自己学习的兴奋点逐步调整到白天。

尤其是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这段时间里,可以安排强度比较大的做题训练。

2、提前了解高考变化

新高三生可利用暑假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以往考试的基本情况,如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对高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还要了解一下今年的考试变化,包括题型、内容、题量、分值等,把握高考趋势,明确复习重点,只有对高考有较全面的了解,复习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制定长短期不同的计划

一模前要将数学成绩提高多少分、二模前要背诵200篇古诗词、高三上学期要背多少个英语单词等等等等,这些目标最好要有一份能够实施的计划。

这份计划可能是笼统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到每个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

新高三生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具体、恰当的目标,目标最好不要定得太高,否则在各种测试中容易出师不利,进而挫败自信心,导致最后的冲劲不足。当然,也不能定得太低,因动力不足,潜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另外,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划分。比如从前遗留的欠缺,要尽量弥补,列出你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列出老师已经讲过但是自己屡屡失分的知识点,或者列出薄弱的科目,越具体越好,将这些需要填补的“短板”逐一分配到先前列出的时间,要注意时间与内容的合理搭配,保证计划的可实施性。

4、修正学习方法与策略

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并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为现在的高考正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

有的同学喜欢陷入题海战术,觉得自己做题越多越好,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高考所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驾驭,所以有牢固的知识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扎扎实实打牢基础,第一步就应从巩固课本知识做起!

准高三家长必做:

1、了解高考那些事,判断高考形势

新高考改革仍在动态变化之中,面对政策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以学生成绩排名为判断标准;面对海量的高考信息会取舍,会筛选,整理出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

比如,了解今年本地区的考生人数、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各院校提档线,以及孩子目标学校和专业的情况等。

2、“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充当孩子学习的“监管者”。

当孩子学习情绪高涨时,多鼓励;当孩子萎靡不振,学习状态不佳时多陪伴,多指导,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自信心。

3、当好孩子情绪“稳定剂”,为应考做好辅助准备

高三家长不能当孩子情绪的“晴雨表”,要做情绪的“稳定剂”:少说多听,少指教多鼓励。

同时,做好孩子的科学饮食搭配等辅助准备,让学生备考无后顾之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