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高考而学,但不能为了考试而活

从直觉上,很少有父母会把孩子看作一个“大写的人”。

成年人曾经也是孩子,曾经也烦恼困惑于父母老师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可是到了自己为人父母以后,还是一样的傲慢和轻率。

这大约就是成年人的“劣根性”吧!

所以大多数孩子,在考上大学以前,都是缺乏自我意识的成长空间的。大人的自以为是,和对孩子的妄加评判,往往就像是一根利刺一般,足以轻易扎透孩子的心。

孩子们在这个教育焦虑产业化的时代,就像是迷途的羔羊。

01

01孩子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假如能让我返回到刚开始生养孩子的时刻,我一定会抛下手头的工作和烦恼,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

我知道许多育儿参考书、教育理论书上都写着“陪伴孩子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当我真正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时候,我才发现,父母和家庭的融洽感、亲近感和专注度,是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无比幸福的要素。

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各位家长们,我知道你们很忙,但是你们也要知道,如果孩子在学校里看到家长参与活动的身影,他的幸福感和快乐感,是会一下子爆棚的。”

果然如此,后来我非常注意和孩子在学校里的参与和互动,既然是手头有约稿也会推迟然后欣然前往,我发现在陌生、新鲜和意外的环境下,孩子们确实会加深对父母的依恋与信任。

所以说教育孩子,不是掏钱让他们参加补习班,我们就可以万事大吉地躺在藤椅上休憩养神,作为一个家庭,作为这个家庭中最需要呵护和照料的孩子,父母能否给予他们安心、快乐和满足,是能否让他们掌控自身学业、事业和人生的前提。

只可惜,自以为正确不允许孩子反驳辩解的家长,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02

02别人家的孩子,强在哪里?

相对来说,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知识学历高的家庭,根本就不需要孩子在学习上“额外加餐”。因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只要按时预习和复习,抓住课本和课堂上的知识,适当做一些习题和试卷巩固一下,即可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而给孩子请家庭教师,或是把孩子推给校外补习班,这样的“偷懒式教育”,即便是在短期内能够帮孩子提分,可是在长期看来,原本在课堂上就难以专注的学生,会因为放学后有补课老师和培训机构的“加持”,而进一步丧失对听课和练习的专注力。

须知,许多学霸同学们之所以能边玩边学,还能取得远超他人的优异成绩,关键就是专注力。

这就是学习好的孩子,玩游戏、搞体育样样出色的原因。

03

03关爱孩子,远离补习班!

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的家长,把孩子扔进应试教育和补习乱象的漩涡中,是个糟糕的主意。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人性是劳逸结合,没有人喜欢从早到晚地拼命学习,可是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许多家长做到了,他们甚至狠下心来将孩子送进那些被称为“高考工厂”的应试学校。

跨省招生、掐尖招生、封闭教学,孩子们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背书刷题,说得好听是特训班,说得不好听就是在培养“考试机器”。

或许有些家长,认为“人生能有几回搏”,让孩子抛开一切全心全意地备考应考,没有什么大错。但问题是,青春期孩子的敏感脆弱,在两三年间,足以摧垮掉他孱弱不堪的信念和自尊。

这期间的差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但是我相信,真正“为了孩子好”的家长,会打心底里去尊重和关爱孩子,听取他们的想法,感受他们的困惑,引导督促他们协调好学业、高考和理想的关系,让他们为了高考而学,为了理想而活!

或许,我们的学业离不开考试,但可以远离补课老师和教培机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