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一周,无论对于幼儿园还是小学的新生家长来说,想必都是忙碌和混乱,欣喜和焦虑掺杂的一周!虽然才短短几天,但却第一次觉得:上学时间竟如此漫长!
曾经有人告诉我: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要好好珍惜啊,三年美好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我不以为然,幼儿园的小屁孩,啥都不懂,事事要操心,美在哪儿呢?
直到孩子上小学一周后,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小学了,我要回去上幼儿园!”我才明白,无论是对孩子或家长,幼儿园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幸福,可惜已经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进了小学,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呢?当然不一样也是正常,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要不要落差这么大啊……那么,幼儿园和小学的差距到底在哪些方面?
★幼儿园7:30起床,小学6:10起床
幼儿园入园是有时间段的, 7点半到8点半送孩子都没问题。有啥事耽搁一下,9点10点送娃过来,老师也不会说什么。而且孩子的幼儿园都是就近原则,步行个十来分钟到园,再正常不过了。
而小学生要求7:40必须要到教室,然后开始晨读。孩子如果稍微晚一点到,老师就会在群里@家长:XX怎么还没来?迟到啦!要养成好习惯云云……
所以,计算赶路、吃早餐、洗漱换衣等时间,每天6点半就得起床。家长要准备早餐,6点10分起床勉强能赶上点。自孩子上小学后,不论大人还是孩子,睡眠时间都朝不保夕。
幼儿园早餐不用管,小学早餐费心思
幼儿园的早餐都是在课室内集体吃,不超过9点钟入园基本都有的吃,每天早餐的样式也不重复。而且幼儿园两顿饭中间还有点心,所以就算孩子早餐没吃好,也不至于会挨饿。
小学是不允许学生带零食去学校吃的。学校虽提供早餐,但样式简单,而且还要自己去饭堂排队打饭就餐,并清洗餐具。这个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按时吃完进教室早读,还是很有难度的。
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家将就吃,然后再匆匆赶去学校。但所谓“将就”的背后,其实是老母亲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花式早餐上阵,却也拯救不了小学生那容易饥饿的胃。
★幼儿园路上漫时光,小学路上步匆匆
送孩子去幼儿园路上,往往是亲子漫时光。宝宝总仰着天真的小脸问,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们总会停下脚步,十分有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一路上像蜗牛一样行走,那又何妨呢,咱就是不着急呀。
但是到了小学生这,哪怕迟到一分钟都可能被老师抓个正着,又或者被关在校门外。家长会比孩子更紧张,从起床那一刻起就催个不停:快点啊,要迟到了!还有十分钟,千万别堵啊……
也许你会说,早点送去好啊,送完好上班。错,送完孩子后,去喝杯奶茶、逛个公园、跳完广场舞,再去上班,时间还绰绰有余。而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事,却是希望能好好补个觉。
★幼儿园没作业,小学作业太费妈
幼儿园孩子哪来什么作业,顶多也就做个手工,写个数字123什么的,那跟玩似的,基本不需要操什么心。
小学生都有啥作业?如果你觉得小学生的作业简单,那就太草率了!课本知识确实不难,但要读、写、背、算、抄……总之自从踏入小学的大门,作业从来没有两小时内完成的。
写作业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怎么才能让熊孩子好好写。全程你得陪在身边指导和监视,并且全程高能,随时燃点爆发。总之这小学生的作业,实在太费妈!
★幼儿园书包是装饰,小学书包压垮肩
幼儿园宝宝背着小书包,一蹦一跳上学去。书包里装的啥?无非就是换的衣服,偶尔偷偷装些小零食、小玩具(幼儿园不许自带),甚至常常背着空书包去上学。
小学生背着书包可蹦不起来,走路都成难事。我曾经称过一年级学生的书包,重4.2公斤。第一天发书回来,书包压得孩子肩膀都垮了。因为实在太重,娃不得不向前弯着腰,感觉走路都在晃。
咱曾经也鄙视过帮孩子背书包的家长,但是如今自己也不得不天天给孩子背。原因只有一个:不想让孩子变成一个驼背的小儿郎。
★幼儿园班级群活跃,小学班级群你别乱讲话
幼儿园班群气氛活跃又有爱,主要是老师分享宝宝们在园日常表现。看着镜头里可爱的宝宝们,家长们个个笑逐颜开,对老师也是各种感谢和赞美。再就是家长们相互分享带娃日常,吃喝拉撒睡玩,聊今天哪有好玩的地方,明天哪有新开的店铺,等等。
小学生的班群里,氛围相当的严肃。这个班群的主要功能,是给老师随时布置任务,转达各类通知,并且不能回复(免刷屏),因此班群信息一响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家长之间讨论学习和作业也是不可以的,你得另外再建一个家长沟通交流群……
★最后是孩子睡眠
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早早上床,此时是亲子互动的黄金时间,爸妈总会给宝宝讲讲睡前事故,聊聊天之类的。
小学生作业写到九十点很正常,洗漱完上床已经不早了,讲故事已不可能。睡前还有几件事须得确认:作业写完了吗?检查完了吗?签名了吗?明天上学的物品准备好了吗?
劳累一整天,孩子再也熬不住,倒床就睡着。家长也累,但还要各种收拾和整理,准备明天早餐材料等,12点前上床就很不错了。
★写在最后
幼儿园和小学,虽说是衔接的关系,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所以,如果你家孩子还没有上小学,请好好珍惜眼下的亲子快乐时光吧!
享受快乐的同时,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尤其自理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的建设,让孩子进入小学后,各方面都能顺利过渡。
本文为莞家妈妈原创内容,喜欢文章请留个“印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