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有中学学历,却因写“艳情”小说出名,被北大聘为教授;
他发明了“她”字,被新女性唾弃不止;
他身为北大教授,却为妓女写传记,被世人异目相看。
他就是刘半农,他的一生可以用“二”、“荡”,“丧”、“浅”四个词语来形容。
让未婚妻放脚,拒绝纳妾,他到底有多“二”
刘半农的婚姻是典型的旧式婚姻。
旧式婚姻,男女结婚前不能私自见面。
刘半农却掩不住好奇,偷偷溜去朱家看未婚妻朱惠。
初来朱家,恰巧碰到朱惠提着一桶水,摇摇晃晃的往屋里走,不时露出裙下那双三寸金莲。
他注视良久,心想这样一双小脚,走起路来,该有多不方便。
他回到家就去找父亲,央求父亲去给朱家说情,让朱惠放脚。他说:“裹脚太痛苦了,既然女子不裹脚怕嫁不出去,那么由夫家来提出放脚好了。”
在刘半农的执意坚持下,朱家果然给朱惠放了脚。
仅凭这一件事,朱惠暗自发誓:从此跟定这个男人了。
新婚之初,刘半农和二弟去常州府学堂读书,继而又去上海谋生,刘父患病不能教书,家计艰难。朱惠一个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还要在外承接一些零活来补贴家用。过重的家庭负担,导致朱惠流产两次。
刘父焦急刘家的香火延续,他勒令刘半农纳妾,并帮他认真物色了一位适合的女子,让他迎娶。
在当时,男人三妻四妾是理所当然的,很多新青年们以婚姻革命为由离婚再娶,或者不离婚在外另结姻缘的现象也见惯不怪。
刘半农没有从父意,他为了保护妻子,不仅忤逆父命,还瞒着父亲,将妻子从老家接到上海居住,俩人开始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一年后有了女儿刘小蕙。
刘小蕙在父亲回忆录里写道:“父亲每天都会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在冷风里奔跑着追赶叫唤卖烘山芋的人,然后把烫手的热山芋买来塞进棉袍的袖子里带回给母亲和我”。
朱惠时常庆幸,大概自己上辈子是“拯救了银河系”,遇到这样一位绝世好男人。
刘半农的婚姻是旧式的包办婚姻形式,却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新式相处,在旧社会里他是“二”,在现在看来,他就是一枚暖男。
写艳情小说成名,急流勇退,他到底有多“荡”
刘半农在中华书局出任编辑工作,工资不是很高,家里添了小惠后,生活也变得拮据起来。
他用了五年时间以“半侬”这个妖娆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小说观》等各大杂志发表了四十多篇艳情小说,被众多粉丝追捧。
刘半农在上海一时名气大噪,被誉为“江阴才子”,“文坛魁首”。
此时,名利双收的他却备感空虚迷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陷入了沉思:外界局势动荡,他却沉浸在自己的艳情世界里沽名钓誉。
于是26岁的刘半农毅然辞职,带着妻女回到江阴老家。没有了稳定收入,他经常穷得揭不开锅,靠变卖家当和妻子到娘家的借贷度日。
暂时的困窘或许只是“天将降大任,先苦其心志”的磨砺。
不久,刘半农接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抛来的橄榄枝,要聘请他为北大的国文老师。
刘半农受宠若惊,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得知是在上海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一次难忘的会面,陈独秀相中了他身上的才气,于是向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蔡元培先生力荐他。
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隐藏,总会燎原。
刘半农这个只有中学学历的人,一步跨入了北大这个全国最显赫的高等学府。
北大来了一位中学肄业的教授,这一时让一些自视清高,持有高学历的资深教授愤意难平。
刘半农这个只有中学学历的教授被一些老资格教授视为“下里巴人”,被贴上“浮浅”的标签,屡遭刁难。
在《新青年》编委组成员大选上,刘半农兴冲冲地去竞选,被胡适以学历为槛,拦在了门外。
《新青年》编委会大选
羞愧难当的刘半农几经思考,便向校长蔡元培提出,要出国深造。
没想到蔡元培举双手赞成。于是三十来岁的刘半农带着妻女,踏上了赴英留学之路。
刘半农名利双收时,他可以见好就收;遭到质疑时,他亦懂得知难而进。
他满眼都是阳光,笑里都是坦荡。
被新女性唾弃,写诗剖白解释,他到底有多“丧”
当时刘半农嫌英国留学费用昂贵,听说法国费用低,藏书丰富,他继而转战法国,攻读语音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刘半农一边专注国内语音研究,一边用白话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刘半农发现国内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写法不一。如,周作人常用“伊”字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胡适常用“那个女人”来指女性第三人称。
刘半农就在反复琢磨,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词来翻译“She”。
于是在一个明朗的月夜,他灵感一触即发,发明了“她”,兴奋至失眠。
他通过举例、比较、推敲:
伊人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伊人。”
那个女人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那个女人。”
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得要等她。”
不久,刘半农掩不住欣喜把自己的这个创想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本以为可以赢得大家的刮目相看。没想到赞成派与反对派打起笔仗来。新女性也一阵愤愤然,骂刘半农大男子主义,歧视女性。
先是《新人》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文章《这是刘半农的错》。胡适向来提倡白话文,这次也极力反对。一时,刘半农被推向了风头浪尖。
刘半农一气之下,挥笔写下《“她”字问题》一文,发表在《时事新报》。
随后,局面开始一边倒的倾向于刘半农了。
郭沫若在《时事新报》的“学灯”专栏上发表了一首名为《她和他》的散文诗。
鲁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祝福》,就一改往日用“伊”的做法,用了“她”。
有了前车之鉴,胡适也在文章中尝试用“她”,称蔡文姬为“她”而不是“那个女人”。
刘半农趁热打铁,专门创作了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思国诗: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没想到这首诗火得像《还珠格格》一样,大街小巷,贩夫走卒,人人都知道,被当作“情诗”传颂,大家都臆测刘半农定是一位风雅才子。
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逐渐新青年女性也认同了“她”字指代女性第三人称。
终于,讨论声,批评声,在这一首柔情蜜意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平息了。
这让身处异国的刘半农,一夜之间扬名国内。在他学成归国后,被特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
汉字“她”也被认为是五四时期中国人发明的“最迷人”的新语词之一。
刘半农勇于挑战权威,拥有质疑精神,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为妓女作传,他到底有多“浅”
民国时期,赛金花是名噪一时的京城名妓,被冠以“东方第一美女”之称。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她因会多国语言,又曾在德国与八国联军总指挥瓦德西有过一面之缘,随被清政府邀请与八国联军议和谈判。
坊间却流传着赛金花与瓦德西的情感八卦。
刘半农同情赛金花沦为妓女的身世遭遇,敬佩她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进行议和谈判的爱国之举。
他说,“中国有两个“宝贝”,那就是慈禧和赛金花,慈禧在朝,她在野,慈禧卖国,她卖身,慈禧可恨,她却很可怜。”
刘半农决定为赛金花作传。
这在当时思想保守的学界,一位声名在外的北大教授为一个妓女作传,让人觉得有辱斯文。
胡适说:“北大教授,为妓女写传还史无前例。”
当时各种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刘半农却不为所动,他联系京城古琴名家郑颖孙帮助牵线采访赛金花,赛金花才同意接受采访。每周抽出两天时间来采访,这一采访就是两个多月。
不巧的是在完成采访初稿,定下传记提纲后,刘半农因公外出时,突染热疾去世,当时的他年仅43岁。
天妒英才说的就是刘半农。
刘半农的学生商鸿逵为了完成老师遗愿,于是他按照老师刘半农生前定下的提纲,将赛金花的事迹真实整理并出版,书名叫《赛金花本事》。
刚出版,这本书只卖了两千多本,但是这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本书被海内外一版再版。
刘半农追根溯源,追求真相的精神,有多浅就有多率真。
鲁迅在刘半农悼词中说:“半农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
后人调侃评价:“刘半农是耿直Boy,也是文坛戏精。”
这就是刘半农,或二,或荡,或丧,或浅,其实不管哪种表现,我们发现,刘半农是有想法,活的很自我的一个人,不畏流言,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可以少走弯路。也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成不了自己。
我同意后者。就像刘半农,能够勇敢,无畏,坦荡的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必背负他人的课题,也不需要迎合他人的评价。
. END.
【文|黎庶】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