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教育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将学生送到国外大学留学,为学生镀金,获得“洋文凭”,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出国留学需要家长和学生付出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出国留学都只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运而生,学生们可以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就能获得国内、国外大学双文凭。但这有违国家一直倡导的教育公平,教育部大力出手整顿,28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被叫停。
教育部出手整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遭受滑铁卢,多个985名校赫然在列
中外合作办学包括中外合办学校以及合作项目两个方面,而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办学项目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大多是以“洋文凭”的噱头来吸引学生,却无实质性的教学内容。
教育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乱象,将出手大力整顿,对28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予以停办的公告。
从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停办名单中可以看出,不乏有清华、北大等多个名校在内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人们对于“洋文凭”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不再盲目地追崇洋文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遭遇大规模停办,属于“洋文凭”的光辉时代将结束
28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被叫停,在全部中外合作项目的占比高达65%,这一整顿力度之大可见一斑。究其深层原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问题已不容忽视。
“洋文凭”的光辉不再,企业和社会认可度下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多打着名牌大学的名号来肆意招生,实际上,一些学生只要付有高昂的学费就能以较低的分数就读于985、211名校。
一些学生和家长为实现名校梦,获得“洋文凭”,甘愿花费百万的学费,但如今看来,“洋文凭”早已失去其亮丽的光环,不再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花费百万得来的“洋文凭”早已不再吃香。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成为实现教育公平中的“眼中钉”。
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时,一般会以低于名校录取线的分数线来吸引学生报考,这就是说,只要学生能付得起昂贵的学费,就能以较低的分数就读985、211名校。
这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对高考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这将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
“洋文凭”的光辉时代即将走向末路,不再吃香,才能是最好的竞争因素
一些家长仍然持有“海归就是高人一等”的想法。家长努力将学生送往国外大学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读,花费百万只为学生镀一层“金外衣”,获得“洋文凭”。
这样家长就会觉得学生能够获得巨头公司的offer。其实不然,企业愈发认清海归的“真面目”,其光有亮丽的“洋文凭”光环,实际上并无真才实学。
当然一些留学生确实在国外大学学到了真本事,能够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做出很大的贡献。
归根到底,学生只有拥有真本事、真才实学,才能真正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站稳脚跟,收获成功的果实。
教育寄语
教育部大力整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些学生和家长想要通过海归身份来加强就业竞争力的想法已过时。
学生只有真才实学,强化自身的能力,加强就业竞争力,才能打破一切的偏见,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