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查处变相校外培训, 也需要家长们的参与举报

——处变相校外培训:家长们的举报是正义行为

文/马进彪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向这类取证、查处和监管更为困难的校外培训类型。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指出,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改头换面,以“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问题,严重干扰政策执行,给改革推进造成阻碍。(中国新闻网9月9日)

一些“顶风作案”的培训机构由“地上”转入“地下”,并改头换面,这等于给“双减”政策注了水,使“双减”政策无法百分百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这种改头换面也会使更多的培训机构效而仿之死灰复燃,由此就可能产生批量的顶风作案,而这对于“双减”政策的稳健实施起到了极大的羁绊作用,从而在普遍意义上产生各种空洞,使“双减”政策的实施陷入被动。

各种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变相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双减”的力度已到达培训机构的终端末梢,这使它们感到压力巨大,已无法再公开从事原有的行当,但其中一些机构仍然心有不甘地做着垂死的挣扎。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双减”的向前推动也越来越充满了暗中的阻力,这使教育部门的工作难度陡增,也使得一些家长感到焦虑不安,因为“双减”被破坏就意味着不公平的产生。

因此,从很大意义上说,查处变相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班就不仅仅是相关教育部门的事情,而在很大程度和意义上也是各位家长们的事。因为“双减”政策的根本意义在于对广大学生给予必须必要的保护,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整体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同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双减”也将变成一种新的教育不公平,它是隐形的,但对学生影响更大。

如果广大家长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双减”的实施就有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可以这样说,“双减”政策的实施和成败,除了教育部门的实施决心和强力查处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家长们的配合程度和参与程度,因为教育部门的查处也需要家长们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举报,有了众多这样的信息和举报,教育部门的查处就会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幅提升查处的效率与效果。

而对于提供信息或举报的家长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顾虑,因为他们在心里会认为举报了他人就等于“破坏了他人的好事”,因此举报他人心理上就会产生某种不适感。但这样的心理认为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变相违规校外培训班本身就是对教育公平的极大破坏,而这种破坏会影响到所有人家的孩子,还因为变相违规校外培训班本身也是一种公害,因此对于这种公害的举报就是一种正义的行为。

“双减”政策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全社会的教育公平,而对于每一位家长而言,都应当成为学生们身心健康和社会教育公平的坚定维护者。如果形成了这种正能量的社会氛围,那么查处与遏制变相校外培训班就不会是一件难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