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人才是关键。“一带一路”建设对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职教育面向国际市场,服务战略大局,探索服务职能,创造了难得机遇,提供了广阔舞台。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规模大、类型新的特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覆盖产业链全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具有服务“一带一路”的独特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政策支持的力度。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倡议号召,在吸引来华留学、“走出去”到境外办学、输出优质资源、拓展人文交流、加强合作研究等方面展现作为。
发挥专业优势吸引来华留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货物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工制造业务,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为当地提供了大量优质就业机会,到中国留学成为一种潮流,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吸引沿线国家学生来华学习。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已逐步扩展到非洲、中亚、东盟等数十个国家;2018年高职院校全日制来华留学生数量达1.7万人,是2017年的1.5倍、2016年的2.4倍,短期培训生规模是2016年3倍多;专业门类也呈现出以学习技术技能类专业为主、汉语学习为辅的格局,更好地契合“走出去”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等先进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
加强合作“走出去”到境外办学。贴近当地市场需求,可以大规模培养当地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输出高职教育经验与模式,打造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新名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种路径实施境外办学:一是利用政府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借船出海,到目的国开展境外办学,如鲁班工坊是天津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典范;二是跟随外向型企业“走出去”,随船出海,开展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国际丝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蒙牛集团合作共建学院“蒙牛YoyiC印尼培训学院”等;三是高职院校联合目的国相关院校,借巢孵蛋,中外院校合作境外办学,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卢旺达穆桑泽职业学校合作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发挥主渠道作用拓展人文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广泛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争民意、得人心,使“一带一路”成为合作之路、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和友谊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并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勇担人文交流使者,当好人文交流先锋,加强与境外院校和机构的交流,与境外相关组织合作举办文化论坛、习俗知识竞赛、艺术展演等交流活动,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友好邻邦的了解与互信,做到人相遇、民相亲、朋相聚、学相鉴、文相容、心相通。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尼泊尔旅游与教育学院以粤菜为媒、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曼谷职教中心以孔子六艺学堂为桥梁,开展了丰富的人文交流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高质量输出优质资源。高职院校要积极参加国际教育协作组织,参与有关教育标准和规则的制订,实施骨干教师援外工程,选拔高职院校骨干教师赴境外职业教育机构指导专业和基地建设,帮助制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指导课程资源和教材开发,指导理论实践一体课程教学等;要推进教学资源转化,将国家资源库、精品课等资源翻译成沿线国家语言,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教学云平台,惠及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众。2018年,专任教师在国际组织担任职务超过1400人,是2017年的1.6倍;401所高职院校派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2019年957个专业标准、5881个课程标准被境外采用,比2018年分别增长33%和53%。
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合作研究。“一带一路”范畴的研究,议题广泛,空间广阔,研究形成的“一带一路”大数据库和系列研究咨询报告,无疑会对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指引。高职院校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院校、机构、专家合作,充分利用相关国家和地区智力资源,深入了解当地社会和市场,广泛与沿线国家各类智库建立合作关系,与知识精英成为学术合作伙伴,全面掌握沿线区域国别情况、发展动态和市场信息,为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