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十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理事长、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教授向记者解读了东北大学在从1931年开始的流亡抗争办学之路上铸就的东大精神特质。
为中国高等教育存续发展贡献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在1931年底至1946年间,东北大学师生流离北京、转徙西安、再迁三台,直至抗战胜利后复归沈阳。
孙雷介绍,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遥相呼应,在民族危难时期,支持和延续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开发西北地区教育、催生现代高等教育格局,为中华民族文脉薪火相传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大学工学院迁到陕西后,成为当时西安唯一高等学府,给古城添加了文明的光辉。东北大学为西北联大前身的“西安临时大学”提供了校舍,在校门左边已有“国立东北大学”校牌情况下,校门右侧又悬挂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校牌,为西北联大放下了“安静的书桌”。随后,东北大学工学院并入了西北工学院,东北大学也转战四川省三台县办学八年,继续传播文明、开枝散叶。可以说,缘于东北白山黑水的文化基因融入西北黄土高原的育人血脉,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为西北联大的传奇经历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亲历抗战救亡历程铸就文化特质
时间回溯到1936年12月9日,西安各校学生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游行请愿活动,以推动团结抗日。东北大学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高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等口号。张学良以东北大学校长的身份向学生承诺:“请大家相信我,在一个星期内,我用事实答复你们的请求。”三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中国的命运由此发生重大转折。东北大学学生在促成西安事变中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不为“傀儡伪国作牛马”,后在张学良资助下,作为唯一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十届奥运会。亲身经历了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音乐教师阎绍璩,为《五月的鲜花》谱曲,将他的真实感受,化作了激昂的旋律,广为传唱。苗可秀、王肃、丛德滋等一批批东大学子投笔从戎,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东北大学师生用爱国行动和报国实践熔铸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特质。”孙雷说。
孙雷认为,东北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15年流徙办学,东北大学一路西行、一路抗争;一路立志求学、一路传播文明。更在这条路上铸造了东大独有的、厚重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特质、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特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特质、研用结合的科技精神特质。也一路展现出“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大爱情怀,锤炼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东大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东北大学文化品格。
校史文化助推一流大学建设
孙雷表示,一流大学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建设形成一流的大学文化。校史是大学的记忆和基因,是以“人”和“事”为主线记载大学发展的历史。校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大学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在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北大学流亡抗争办学史是东北大学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东北大学文化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兴文化是大学的价值所系、责任所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东北大学在98年的薪火传承中一直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孙雷介绍,从东北大学诞生至今,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大学勇担使命,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东北大学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再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将优质学术资源向人才培养汇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再创新的辉煌。
西北联大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业已形成了一个高水平平台,聚集高水平专家群体,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西北联大精神、弘扬大学历史文化,这对于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高校,更好地承担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孙雷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