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研究生选择导师时, 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来听听过来人的看法

导语:关于考研,大家一定不陌生。当本科生越来越多,考研也成为了大多数本科生提升学历的一种方式。但是每一个“考研人”在准备考研时,都免不了面对“选择导师”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小编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过来人的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生选择导师时,这4个“是否”需要注意

1. 导师的研究课题是否处于学科前沿。

首先大家应明确这样一点,学科的前沿方向与热门方向有时并不完全一致。而当选择导师时,应更注重课题是否“前沿”而非“热门”。这是因为研究生的学习需要时间,而产业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可能今年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明年就无人问津。但是前沿方向的课题则更加稳定,而且“保值率”也很高。

可能有些同学会问:如何判断课题是否处于学科前沿呢?很简单,当你打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搜索导师负责过的基金项目或国家级课题,就能对导师的研究领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如果一名老师曾经负责过这类项目,则说明他的研究方向较为前沿。

2. 导师是否能与学生经常交流。

有些导师在学术界资历高,是“大牛”一般的存在,因此也成为了众多考生竞相选择的对象。但是这些考生在选择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导师们,可能更多的时间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业,几乎没有时间去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这也导致有些科研能力较差的学生吃了“没经验”的亏。在读研初期没有得到导师过多的指导,在自己需要做科研的时候完全没有章法。因此,对于想要投身科研事业的同学们来说,一位“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的导师是他们的更好选择。

3. 课题组是否有足够经费以供研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放到科研领域也是如此。科学研究离不开金钱的推动,尤其是各种工程科学专业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无论是实验设备的购买与维护,还是实验材料的选择与购买,都离不开研究经费的支持。如果研究经费不足,那课题的研究也往往“寸步难行”。

4. 学校+导师的组合是否具有性价比。

有些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往往优先选择“名校”,而忽略了国内乃至国际的“名师”。因此,“学校+导师”的组合是否具有性价比也成了选择导师的一个关键点。有些导师即使所在的学校不是国内顶尖院校,但他的学术成果极其丰硕,而且带出来的学生也非常优秀。因此选择这所院校的这位老师就极具性价比。

选导师不能“随大流”,明确想法很重要

选择导师是几乎每一个研究生都要面对的“大问题”,因此不能马虎懈怠,草草了之。上文中我们介绍了选择导师时需要了解的4个“注意事项”,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一方面,明确自己读研的目的。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大概分为以下两类:热爱科研、为了得到研究生的学历,以便更好找工作。

另一方面,明确自己对读研生活的期待。有人会期待自己在读研期间踏实勤勉,有人则希望轻松愉快。

当以上两方面得到明确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也就变得轻松起来了。

1. 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

这种导师非常适合热爱科研,又愿意在读研期间奋发努力的同学。虽然他们可能时间非常紧张,但是他们看到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一定是非常欣慰的。而且,他们也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学生往博士的方向培养。

2. 蓄势待发的青年才俊

这类导师适合对以上几个问题没有具体答案的同学。这类导师往往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因此也具有能力去培养有科研倾向的同学,而他们的教学水平也是有保障的,因此也可以保证他们学生的总体水平,不用担心毕业后水平不达标。

3. 全知全能的实力人物

这种导师在学术界、商界等方面可能都有涉及,而且可能更偏向于商界方面,往往善于交际,而且研究资金充裕。这种导师更适合希望自己的读研生活轻松愉快的同学。

4. 顺其自然的“佛系”教授

还有一些导师可能比较“佛系”,他的学生基本上处于“散养型”。他们不在意你的科研成果是否顶尖,也不在意自己的职称,尽到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好。他们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会很高,能完成规定的课程任务就行。这种导师则更适合为了研究生学历,并希望读研生活轻松愉快的同学。

没选到心仪的导师,也应认真把握机会

但是,不是所有选择导师的过程都一帆风顺,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没选到心仪的导师。但是即使这样,也要珍惜研究生的时光。导师的选择,本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对所学专业充满热情,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才能度过充实的读研生活。

编者寄语:在读研之前,选择一个好导师固然重要,但读研期间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祝各位考研学子复习顺利,旗开得胜!

今日话题:你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导师呢?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交流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