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了,从2017年开始,我国教师资格证的报考人数由原本的200万人报考逐年增长到2020年990万人报考,而2021年的报考人数更是预计将突破1000万的人口大关。
要知道,今年的高考人数也才1071万,也就是说,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将与每年的高考人数一争高下,这就意味着每年将有数万人踏上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不论是在编制内还是编制外,向往私立还是公立的未来园丁们,一本小小的教师资格证,将是你们敲开教育这扇大门的敲门砖。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处于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无外乎就两件事:一是万人之中杀出血路争夺编制内的一席之位;二是各种勾心斗角的职称评选。
也许有些刚出校园或者是还在校园的师范生们对于“职称”这两字还是不太熟悉,但今年轰动一时的焦作姚老师事件与江苏通报教师职称弄虚作假的事情,哪怕是不怎么关注教育行业的人多少也有些了解。
教师职称
理论上来说,所有职业的职称都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以及成就达到一定水平给予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的标志。教师的职称也是如此,一个职称除了时是对你多年教学能力的承认与肯定之外,他还会和你的工资挂钩,每一级职称的评定都会有一定的工资涨幅,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教师挣破脑袋也要评职称的原因。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革新,各省对于教师职业评定的政策在不断变化,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将农村教育经验或支教经验算入评定高级、正高级职称的条件。
在去年3月10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二十三场发布会,解读2020年省委一号文件,其中明确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评定高级、正高级职称时,必须具有农村学校任教一年或薄弱学校任教三年的经历。
消息一出,教师圈一阵热议,其实大部分教师对于这样的消息都是表示理解的,能够参加高级或正高级的教师都是拥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教育局的目的,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个政策让,这些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其他更多的教师,类似于教学交流。不过,仍有小部分教师对于这种决策表示无法接受。
向农村倾斜教育资源是好事,但是没有必要去农村,在大多数人眼里农村教育的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但其实现在农村也不算差,硬件设施什么的也有所提高。
要去农村任教,对于已经在城市定居了的城市教师,首先在交通还是上十分不便。再者,在有些已经颁布类似的省市里,不少教师其实只是走走形式,一周能去的次数少得可怜,教育局想要达到的目的根本没有实现。
不少人认为,想要在政策上想办法倾斜农村教育,帮助农村的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给予更好的教育方法,本身观念出发点是没有错。但这样会不会造成每年都有评选人员申请时,因没有相关的下乡或扶弱经历,导致这类学校学生经常被迫更换教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频繁的更换教师更是不行。
教师的想要通过职称来肯定自己的教学能力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教育资源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成为想要评选高级或正高级教师的垫脚石么?明明教资源的倾斜还有更多更好的方式,这种引人争议的政策,对于从事教师行业的老师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毕竟职称的评定除了是对自身的一种能力肯定外,其实还是与教师的薪资挂钩的,大家之所以那么努力,只是想要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好一点,这一点无论对于农村教师还是城市教师都是同样的。但这样的政策出台,随着之后的一系列省份的实施与改革,无论对于编制内的那种教师肯定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
对于职称这类的政策改革合适与否,不论是否关注教育行业的各位,麻烦您在看到之后能够留下您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