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女博士生活的欢脱攻略, 你get到了吗?

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一位天天忙到飞起的人大女博士。

最近看到一个搞笑的段子,“如果在图书馆看见一个蓬头垢面,身旁环绕着书,拎着大水壶走来走去的人,你的脑中是否一下弹出来想法,这应该是个博士吧。”

周边很多人对博士生,尤其对女博士抱有刻板印象,而当刻板印象得到具体案例、个人经验证明后,这个标签便泛化,而渐渐的“博士”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群体。

但是世界上,作为一个女博士尤其是人大文科的女博士,我们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们女博士的生活可是比想象中文雅又欢脱的多,虽然hin忙。

来给你讲讲我们有趣的一天天,和如何开心过活的攻略

Step 1 一天,用仪式感开启与结束

一天的开始,我几乎不需要闹钟,提着水壶去人大的西区食堂,买一颗鸡蛋和一根玉米,或者南瓜,因为要keep fit,女孩子要保持完美的身材状态。

储备小音箱,让轻音乐注入活力。回到宿舍,我不喜欢一下子投入学习状态,我一般会放轻音乐打通我的感官系统。手机里音乐app里面有很多关于“轻音乐”的主题(尤其是a波记忆音乐,还有我最喜欢的宗次郎的陶笛音乐,不要太好听)。

写论文的时候,我喜欢听a波记忆音乐,“清晨鸟鸣”“涓涓流水”“闪电雷鸣”让我感觉自己在大自然中看书。听几首轻音乐后,我自觉点开“人民日报”,边听讯息,边洗漱。感觉每天听新闻,有种很入世的感觉,会自然地就把思维聚焦起来。

自制一杯咖啡,将注意力聚焦到今日议程。我的宿舍屯着lily咖啡粉、正山小种红茶、奶泡、抹茶粉等,还有一些很简易的打泡壶。因为喝一杯暖暖的饮品,是一个相当有仪式感的事情,边喝边想象今天的任务。我觉得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要超长待机一整天,马虎不得。

当然,我周边的小伙伴也有别的新奇仪式感,比如敷面膜、跑步、做瑜伽。

这里我要吐槽下喝速溶咖啡,不仅算起来不划算,而且体验度太差了,因为冲泡只是加水与搅拌环节,没有互动和放空状态。而买咖啡粉自己泡,不仅可以节省出去买饮品的钱,而且热水冲泡咖啡粉,浓浓的咖啡香刺激你的嗅觉,牛奶手打出奶泡,两种物质结合时发出的“呲呲”声,这套过程提供了一段放空时间,泡完咖啡,慢慢的喝完,暗示自己“这一天要有条不紊的开启,享受今天”。

用恬静的娱乐方式,告别一天的繁忙。以前,我很容易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一激动起来学到很晚,兴奋的睡不好,这就是私人空间与工作空间界限不明。这个问题不予以重视与解决,有时候就会很有鸭梨,觉得自己每天都无法完成预期,进而对自己产生失落感,减少自信心。

而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条分缕析的画出界限。那就是,每天晚上的10点后时间是属于我自己的。在10点到12点之间的时间,我可以自主管理休息时间。

最近,我超级迷恋上在人大校园里跑步,就是有点冷了,每次跑2公里就回宿舍;或者是找隔壁的小姐妹喝喝东西,聊天。

以前,看tvb电视,就特别喜欢那种白天忙到飞起,晚上朋友们在酒吧或者家里,轻松喝东西、吃夜宵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写作机器。

Step 2 周末,不要做上了发条的机器

一般周末,我会留一天给自己。村上春树说,不当规律的发条机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有时候真的好奢侈,但是为了身心长久的发展,适度休息和强制休息是必要的。

自我奖励,巩固现有成果。博士生活,有时候真的蛮枯燥的,一天到晚就坐在宿舍看书、写作,时不时出去干活、上课。反正都是学习,所以旁人是无法了解到你的疲惫区、你的节点的。后来,我慢慢的就摸索出个人计划,每次完成后就会勾勾,给自己放假。好多小伙伴还有我导师也跟我说,他自己老师没有状态,不能保持状态。

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在于,不懂得蓄力,一下子忙到玩脱了。其实老实想想,每天吃最喜欢的土豆,天天吃不间断吃,也会吃到想吐,何况是不那么可爱的学习。所以完成一个重大事情后(注意,是重大事情,不是每个事情),就会先给自己情绪一个大大的hug。

比如奖励自己吃顿好的(无论是人多的还是自己独享),我最喜欢吃麻辣烫吃到饱,尤其是雨天吃,太爽鸟。然后,休养生息后,自然而然就结合自己的主线与当下任务制定下周的阅读、写作、课程、杂务的计划。除此之外,我喜欢写周记,或者随便记上几笔。

博士阶段的心路对于我来说是新的体验,五味杂陈,有时候真的是会怀疑自己,有时候又会非常自信。

在这种感觉心理的敏感区与共情区是最宽广的时候,记录下内心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深挖内心的想法,真的有助于情绪排解、症结解除与留下美好记忆。我有时候,翻翻硕士阶段的文字,有的文字,让我觉得蛮惊叹,诧异当时的心境怎么可以写出那样风格的文字,有的非常思辨,有的非常感性,还有的非常庸人自扰。

睡觉和狂欢并不等于好的休息。与此同时,和很多同门与学姐学长们交流时,我发现他们也存在着一些对于休息的误解和困惑。

比如说,他们认为睡一天就是最好的休息,或者什么都不做,或者是肆意狂欢。我认为休息的把握在于反观诸己,自己是否享受,一个内向的人如果周末总是肆意狂欢,我想他应该并不享受。因此,寻求休息之道在于自身情绪反馈体验。

我最喜欢问问自己“最近特别想看什么?”有时候,我特别想看散文,就买一堆看个够。有时候,想出去了,就一个人爬山或者逛博物馆。除此之外,我最近觉得做做手工好减压,而且觉得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家伙(虽然并不是),比如买点碎布做书签、桌布,或者买些木枝做花瓶、衣架等等。

每天我学习的时候,用着自制的书签,喝着自制咖啡时候,就会很沉浸,不会说“觉得生活啊,不是人过的啊”之类的话,因为我很认同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很享受现在的安静,能够大段时间看书,以后成家立业后,真的搞不好非常想念当下。

女博士们的嗨皮party。最近,莫名和一层楼的姐妹们成为了朋友,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论文。为了舒缓压力,我们决定每周五晚上或者周日晚上在宿舍开party,放点音乐,喝点红酒微醺,煮点奶茶,撸串和聊天。

大家真的很有才华,小王会拉二胡,小刘会弹吉他,小惟会弹琴,我会打打鼓。

搞搞音乐之余呢,还会互送单身节礼物。我觉得在博士期间,有几个交心的朋友,或者有个可以沉浸的群体,真的很难得。

Step 3 节点,给自己一个放空假期

面对大事情结束或者大任务进行过程中的自然焦虑状态,我也会睡不好,压力很大。这种状态在好的趋势发生时候,便会促使我们探求、学习与输出,但是不好状态时候,会干扰睡眠,同时会产生厌学情绪。

人嘛,一个月几天总会对某种东西提不起兴趣,或者觉得没感觉、文字也是干干巴巴的。这个时候我用到的方法便是转移情境。我一般会先选择一个想去的城市,然后去投投相关学校的论坛。在又能报销又能发文章的论坛活动中,找个属于自己喘息的机会。分享完论文后,坐上公交探访当地美食,看看当地风景。虽然,我们并没有朝伟那样有钱,可以飞去伦敦看鸽子,但是我们总可以在学术与生活兼并状态下,到新的城市喝杯咖啡。

之前,出国访学的时候,我也是节约和学习两手抓,将论文写作与旅游有效结合起来。在国外学校拼命输入输出一个半月,用一周去慢慢疯狂的耍,感受当地人文、风土。

讲到这里,女博士的生活,是不是大家眼中的那样子的,往往文艺起来,自己都害怕。女博士的欢脱攻略,你get到了吗?

编者语:纪伯伦在《先知》里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前阵子听一个教授的讲座时,教授借用了这句话来形容现今社会的浮躁。大人之所以羡慕小孩,之所以无法变回小孩,除了生理上的原因外,我觉得是成人之后忘记了当初的纯真。社会上总有那么个现象,大人总爱用这样子一句话来评价小孩子的理想:小时候就天真的想象自己能改变世界,长大时候才发现其实是世界在改变自己。不敢说这句话错,但是,我觉得,这就是“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人因为精神的迷失而浮躁而堕落,自己身边也不乏这样子的例子。看在眼里,难免不感伤。在这个纸醉金迷的现实世界里,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醒自己,别忘了前进的初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