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背着患病的母亲上大学,当大家都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时,他却说:我有手有脚,我能自己努力奋斗实现梦想。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城市中优越的工作,毅然回归大山,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他就是刘秀祥,面对坎坷命运,他始终保持着不屈之姿。多年后,他以凯旋的战歌化解了人生的苦痛,将希望播种到更多人的心中。
充满苦难的童年,过早地将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刘秀祥稚嫩的肩膀上
1988年3月11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一名男婴,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刘秀祥。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他之前,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
一双父母加上兄妹四人,尽管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能力给兄妹四人提供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融洽而又温馨。然而,幸福从来都是短暂的,噩梦终是降临到了这个家庭中。
四岁的刘秀祥,对这个世界还未来得及有太多的记忆,他的父亲便永远地离开了他。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刘秀祥的母亲为此大受打击。
家庭的重担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使得她的心理防线逐层崩塌,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一发病便疯疯癫癫,失去理智,甚至还会攻击村子里的人。
为了让这个家的境况好起来,刘秀祥的哥哥姐姐选择了外出务工,然而,这一走便杳无音信。
母亲和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刘秀祥的身上,小小年纪的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把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刘秀祥这个名字是他给自己改的,“秀”是他的辈分,“祥”是他当时唯一的梦想,那便是跟母亲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因为母亲和年幼的他都没有劳动能力,于是他只好把自家土地转租给别人,得到400元租金和500斤稻谷用来生存。家里荒废的菜园,刘秀祥也利用起来,学着大人们种些蔬菜勉强度日。
很多时候,刘秀祥独自一人缩在角落里,默默地流下眼泪。他羡慕其他的孩子,为什么他们可以在父母怀中撒娇,而自己却要承担这么多,这不公平。
然而,这些怨愤与不甘,他只能说与自己听,一个又一个忙碌又残酷的明天还等着他去应对。
虽然年纪小,但他能将生活与学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每天早早起床做好饭,陪母亲吃完,把碗洗好才去学校。放学后,他第一个冲出教室,赶紧跑回家,生怕母亲一人在家会出什么事情。
就这样,从学校到村里的路上,仿佛都是刘秀祥奔跑的影子。
为了梦想,刘秀祥带母求学
小学时光就这么在忙碌中悄然而逝,刘秀祥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但他没有钱读那所中学。无奈之下,他找到一家县里的民办学校。
这个学校有一个规定,摸底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免学费。出色的刘秀祥以第一名的成绩走出了山村,进入了这所县城的民办中学。
然而,学校是在县城,距离他住的山村很远,这样一来,他便没有办法照顾精神病的母亲。
此刻,他犹豫了,一头是希望,一头是母亲,是放弃生活的希望,还是放弃母亲?最终,刘秀祥选择了都不放弃:他要带着妈妈一起去县城读书!
他的这个决定令许多人都感到十分震惊,认为那是不现实的。然而,刘秀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
入学后的刘秀祥带着母亲来到县里,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简易民房,用布将房间分成两半,母亲住里面,他住外面。
学校虽然免除了学费,但是生活费还是要靠他自己赚。刘秀祥只好白天上课,晚上等到母亲入睡之后,外出捡废品赚钱。
捡废品的时候,刘秀祥仍不忘在大脑里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一个个孤独的夜晚,在路灯的照耀下,刘秀祥孱弱的身影被拉得好长好长。
然而令人头疼的是,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通宵不睡,骂骂咧咧地乱跑。刘秀祥为了给母亲治病,寒暑假的时候总是独自跑到山上去挖药材卖。
即便是这样,他在班里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中考时,刘秀祥再次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安龙县的一所高中。毋庸置疑,他依然带着母亲到了安龙,对母亲不离不弃。
为了挣学费,他与村里几个叔叔一起到乌江电站打工,中途还会给妈妈把饭煮好,再回去继续干活。
很显然,一份工作不足以支撑他与母亲的日常生活,以及为母亲治病的医药费。为此,他继续捡废品,同时,还在洗衣店找了份工作。
日复一日,时间来到了2007年,这一年,是刘秀祥的高考之年。然而,高考前一周,由于长期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加上压力过大,刘秀祥突然病倒。
高考那天,他带病参加考试,可想而知,结果很不理想,落榜了六分。
高考失利后的刘秀祥并不甘心,表示自己绝不放弃,他决定去兴义复读一年,来年再考。于是,他带着母亲到了兴义,在那里的一家洗浴城找了份工作,一边挣钱,一边寻找可以免费复读的学校。
他在兴义市连续联系了五六所高中,均被拒绝了,他再次陷入绝望。
最后一次,他找到一个已经拜访了四次的校长,见面后直接给校长跪下了。校长被他的坚持打动,同意了他的入学。入学后不久,他就得到了学校组织的捐款。
2008年高考,刘秀祥抓住了机会,如愿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
人生的抉择——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开学前,刘秀祥在一家铁矿车间里工作,一天干18个小时,终于攒够了去山东的路费,然后就和妈妈一起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2008年9月5号晚,历经两天一夜的颠簸,刘秀祥终于来到山东临沂大学,迎接他的是已经等候多时的同学和老师,眼前的一幕令刘秀祥无比感动,他笑着流下了眼泪。
有媒体了解到了他的故事,贵州、山东等几十家媒体纷纷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随着刘秀祥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学校、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想要资助他。
但他拒绝了大部分人,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人活着是为了让人可亲、可敬、可佩,而不是可怜和同情。后来他在采访时说:“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向他人或者社会索取的资本。”
尽管接受那些资助会减轻他的压力,会让他与母亲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他害怕自己会因此失去自食其力的能力。
由于对自我有着深刻的认知,刘秀祥没有迷失方向。大学时,他除了学习和照顾母亲,就是做兼职赚钱,他还把自己赚到的钱寄回老家,给当年和他一起捡过废品的三名学生。
大学期间,他也收获了很多荣誉,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
刘秀祥用自己赚来的钱将母亲送到大医院治疗,三年半后,他母亲的病情终于得到好转,意识有所恢复。
弹指之间,四年的大学生活便接近尾声。毕业之际,刘秀祥接到了许多企业的邀请,北京的一家企业甚至给了他一份年薪55万的工作。
但刘秀祥认真审视自己后,选择了放弃,他不想靠贩卖自己的苦难故事去挣钱,他更希望凭借自身实力去找份工作。于是,他在当地保险公司找到了一份月薪一万二的工作,也产生了在城市安家的念头。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了一个他资助过的学生的电话,那个妹妹说自己不想念书了,不管刘秀祥如何劝说,才初三毕业的女孩子还是选择了辍学。
钱和梦想哪个更重要?此刻的刘秀祥有些犹豫,他想到了自己,当年是梦想一直在支撑着他,所以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才无所畏惧。
可是,他也清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对梦想那般执着,来自现实的击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扛得住。
女孩的辍学,让刘秀祥再次作出了选择。他放弃了城市的高薪工作,希望成为无数个困难学生背后的动力源泉。
随后,他以望谟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特岗教师,开始了他教书育人的道路。
刚回去的时候,整个望谟县的教育局面都不是很好,很多学生辍学,甚至很多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孩子继续读书,更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刘秀祥骑坏了八辆摩托车,跑遍了望谟县大大小小的村落,把40多个孩子从工地又带回了校园,没有钱的,他就贴自己的工资。
他把一半的工资都奉献给了学生们,而他自己和母亲,却租住在学校的公寓楼里。
2015年,他在望谟县实验高中任职时,接手了一个有名的差班,在中考总成绩700分的情况下,这个班的最高分仅有300多分,最低分105分。经过他三年的努力,47名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
他与学生的感情也非常好,他经常邀请学生去自己家吃饭,为他们改善生活。
他还把自己最不愿意揭开的伤疤掀开给学生们看——带学生们去他的老家参观,讲述他曾经的过往。他相信,让学生们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他们会更加清楚奋斗的力量。
2012年毕业开始,他对接资助的学生超过了1900多人,2020年9月,他为100多名学生对接了大学学费,资助金额共计290多万元。
在他的努力下,望谟县的高考成绩也是可喜可贺,在九个县市中,从倒数第二进入了前三。
他的努力与优秀,全社会有目共睹。2020年4月28日,刘秀祥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同年9月10日,荣获2020年最美教师称号。
现在,作为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刘秀祥依然在用他的奋斗故事激励着一届届学子。
刘秀祥是从命运的泥泞中,一步一步挣扎着走出来的。残酷的现实似乎从来没有善待过他,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强、向上、善良的心。
他从曾经的苦难中学到的不是恨,而是爱。现在的他,正在用自己的大爱,照亮一个又一个学生的追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