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量顶级985本科毕业生, 报考一个双非学院的研究生, 原因何在

读研,目前已经成为相当部分本科生的标配。一方面读研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在以后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读研也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本科生都希望能够在比本科更高一个等级的高校攻读研究生,至少也要维持和本科高校一个等级的学校。

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极少会看到顶级985高校的学生,会去一所双非院校攻读硕士学位。当然,诸如华东政法这类的专业高校并不在讨论范围内,这些特殊的双非院校高考录取分甚至要高于绝大部分的211高校。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了一则信息,该校2022年研究生报考中,总报名人数超过了12000人,比去年增长了43.5%。

其中更有602名学生来自双一流。增长率超过了50%,在这600多名报考的学生中,仅浙江大学就有100人,当然也不乏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顶级985高校的学生。

大量的顶级985本科毕业生,报考一个双非学院的研究生,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现象其实也算正常。

l 专业的优势

杭电的优势专业毫无疑问就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杭电计算机,电子类有3个B+评估,综合实力并不弱,还地处大城市,至少性价比相当高。

这对相当部分的985天坑专业学生或者调剂生确实有相当的吸引力,某种程度上给了这些学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相对于继续在冷门专业读研,去杭电读计算机无疑是另外一个选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后者的就业机会和从业收入都要好于前者。

另外一个优势是相对于顶级985计算机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杭电的情况明显就要好很多了,至少对于这些顶级985毕业生来说,竞争的压力要小很多。

l 本科读废了

985大学,尤其是那些顶级985大学,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很多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为保研做准备了。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那些高考勉强进入名校或者通过调剂进入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天赋上还是能力上,确实没有办法和这些顶级的学生一争高下。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进入高校就开始躺平,把及格作为目标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很难获得保研的资格,把本校考研基本也没太大希望。

大学专业不行,绩点也不高,直接就业完全没有竞争力,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去下一个级别的高校中去读一个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做第二次选择。

l 追导师,目标直接读博

读研和本科学习不同,攻读研究生,导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遇到一个好的导师,不但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使得学习事半功倍,还有很大可能能够直接读博。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生只要有机会,都会选择一个相对靠谱的导师,这对自己在攻读硕士学位中的帮助不言而喻。

如果在985名校攻读研究生,由于报考的人数实在太多,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些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很难出人头地。

而在下一个等级的双非院校中,这些相对优秀的学生就有相当大的优势了,在选择导师方面也有一定的主动权,这无论对读研还是读博都有无限的好处。

l 仅需要一个学历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只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学历,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证书而已,至于在哪里毕业,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这些学生,通常情况下对未来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划,欠缺的不过是一个硕士学历而已,比如,考公或者走体制发展路线的都是如此。

杭电本身的名气并不差,至少在计算机这个领域中,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某种程度上,在专业领域中甚至要比一些末流985更强。

尤其是计算机这个领域,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基本上可以说另一种形式的万金油,完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非常少见。

写在最后:

尽管有专业的优势,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杭电本身在专业领域中实力也算过硬,报考杭电读研也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高达600多来自985,211高校的学生报考该校研究生多少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甚至是业内人士的预料,尤其是50%的增长率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本质上,这种现象的出现还是因为竞争的加剧导致的,杭电专业的加成并不能掩盖顶级高校竞争激烈的现状。

硕士学历成为标配,而985,211的保研率和考研率加在一起,也不过超过一半多一点,排名在后30%的学生想要读研,只能向下寻求突破。

有竞争肯定是好事,但无序竞争就很难说了。至少在目前情况下,绝大部分学生考研更多的是为了学历,为了增加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而并不是为了科研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这种现象从985,211高校向下蔓延后,必然导致普通一本高校的本科生不得不参与到这个竞争中,从而进一步造成内卷和学历贬值。这种现象如何破解?值得所有人深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