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希伯花镇中心校: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课堂

本报记者赵彦臻通讯员萨如拉小光

在科左中旗希伯花镇中心校,情景剧《上海孤儿海日》正在上演。舞台上,小演员们倾情演绎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往事,台下师生看到情深处禁不住热泪盈眶。学生霍家旺说:“通过参演情景剧,我了解了三千多名孤儿的故事,也庆幸自己生长在这个幸福美好的中华大家庭。”

“双减”政策落地后,希伯花镇中心校把每天下午四点半之后的在校时间变成学生自己的时间,设置了书法、朗诵、乒乓球等17门文体艺术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常态化组织开展课间小剧场、主题诗朗诵等活动,让每一名同学在演绎故事、诉说感想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凝聚爱国真情。该校音乐教师套格套说:“课堂上,我尝试将音乐和情景剧相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社会、家庭、学校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今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希伯花镇中心校文体艺术课上,课间小剧场成为众多学生的最爱。“巍巍太行山,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舞台上,小演员在排演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感人的情节、真挚的对白、忘我的投入,将5位英雄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把课间小剧场变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希伯花镇中心校难能可贵的尝试。学生王笑然说:“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和各民族同学互帮互助,好好相处,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此外,希伯花镇中心校还组织相关学科教师,从课本中寻找、从党史教育中挖掘一批适合小学生出演的、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优秀故事,改写成剧本,制作演出服装和道具,安排专业辅导教师指导排练。学校德育副校长介绍:“学校旨在为学生搭建我展示、我成长、我快乐的平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其实,这一点儿不耽误学习,反而有利于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今,希伯花中心校被评为国家级少年宫特色项目学校,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展已经成为学校的常态化教学模式。学校通过这种实践探索,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了学习氛围,同时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