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雷风雨)从和平区教育局获悉,“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和平区聚焦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要求,一手抓校内,一手抓校外,实现“双减”工作的协同推进、稳妥实施。据最新统计,和平区行政区域内参加学科类培训的学生人数已由今年9月初峰值时的2.13万下降至0.85万,减幅逾六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学生人数由峰值时的1.27万下降至0.35万,减幅逾七成。近10周来,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学生人数实现只减不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超过八成。
精准施策是和平区“双减”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各有关部门联动,以多种形式对机构办学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对存在问题的机构“亮黄牌”;通过媒体两次发布校外培训消费提醒,提示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发布校外培训机构“十六条禁令”“五条红线禁区”,引导全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实时公示“营改非”校外培训机构,定期公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账户信息,持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疏堵结合是“双减”工作稳步推进的保证。和平区坚持做有温度的双减,“双减”工作专班创新工作方式,今年9月一连开设3场校外培训机构“双减”政策服务指导课堂,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平稳做好退出、转型、规范等工作;今年10月,面向社会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办理流程;今年11月,开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为非学科“绿色通道”,转型机构最快1天即可换领新证;本月,在《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鉴定指引(试行)》落地后,迅速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并组建鉴定专家库,为存在争议的课程提供鉴定服务。
校内提质是疏导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和平区开展常态课质量提升行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严控作业总量时长,实行分年级作业调控,加强全过程管理,做到减负“减量”不“减质”;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课后服务“一校一方案”,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开设中学素质拓展课程近400门、小学800余门,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教育资源,课后服务获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