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清华大学与空军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十周年总结研讨会召开

清华大学与空军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十周年总结研讨会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空军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任宋进国、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会议并讲话。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白本锋主持会议。

2011年,基于对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各自特点的分析,清华大学与空军启动了对联合培养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首创飞行学员联合培养途径,采取“3+1,双学位”模式。2013年,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制度建立,“3+1、双学籍、双注册”模式落实。“双学籍”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制度,开创了高等教育的历史,也开创了飞行学员培养的历史。飞行员由军队单一培养提升至军民深度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

会上,白本锋作了专题汇报,回顾了联合培养工作发展历程,总结提炼了十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六个融合”培养模式,展示了飞行学员培养成果。空军航空大学陆松岩副校长兼教育长介绍了学员教学训练工作情况,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曹炳阳书记汇报了学员教学培养情况,首批联合培养学员徐于豪通过视频方式发言,2019级学员朱坷沁、2021级学员李卓悦代表在校学生表态发言,表达了“亮剑清华、志在蓝天”的坚定决心。

飞行学员班学员代表发言

宋进国讲话指出,军地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是贯彻人才强军战略、打造一流人才方阵作出的重要举措,走开了融合培养的育人新路,培塑了制胜未来的时代新人,开创了军地合作的发展新局,谱写了强军报国的“高校”新篇,十年成果丰硕,未来前景可期。同时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合培养工作要标定强国兴军时代高位,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大局,加强统筹谋划,引领创新跨跃;要立牢育人根本指向,遵循高等教育和飞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立德树人固本,突出精训笃学强能,突出砺练作风塑形,确保人才供给侧与部队需求侧高度契合;要深化合作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上拓宽广度、智力支撑上扩展深度、科技赋能上更具效度,推动军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要聚力打造一流品牌,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提升联合效益、强化成才自觉,促进联得更紧、融得更深,不断巩固先发优势,展现一流作为。

过勇在讲话中指出,110年以来,清华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培育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在构建新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路径上,清华大学一直先行先试,与军委机关、军兵种机关、科工局等主管部门及军工集团企业、研究院所建立了密切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不论是从学校育人角度还是军队发展角度看,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模式都是成功的,也给学校育人工作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启示。

对于今后工作,过勇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着眼培养合格战斗员和优秀指挥员,锻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气;二是坚持国际视野、复合发展,发挥清华大学学科专业优势,强化学员知识背景,为适应未来需要做好储备;三是坚持优势互补、密切协同,对培养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对接改进;四是坚持高端引领、辐射带动,在充分总结、借鉴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清华大学与其他军兵种联合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项目,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军事人才培养路径。

记者了解到,十年来,该班毕业学员飞行表现突出。学员们内心纯净,目标清晰,飞行事业心非常强烈。首批飞行学员共有28人完成初教机单飞,初教机成材率超过93%,创下空军历史新高。历届“清华班”学员都矢志飞行,屡创佳绩。目前,已有100余名“清华班”学员翱翔在祖国领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