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英语文摘》杂志是如何为英语学习者赋能的?

大家好!

今天分享一本我喜欢的杂志,名字叫《英语文摘》,这本杂志可以说贯穿了我整个大学和工作生涯。

我与《英语文摘》的邂逅

听到《英语文摘》这个名称,相信很多参加考研或翻译证书考试的同学或多或少接触过,也会得到老师的推荐,翻译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会将这本杂志当作案头常备的读物,不断精进自己的翻译水平。

《英语文摘》杂志的权威性就不言而喻了,其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办单位是世界知识出版社,都是非常权威的机构,确保了杂志内容的质量和水准。

同时,这本杂志也是最鲜活的,大部分文章都选取自最近的报道,同时文章也是来自著名的海外刊物,如《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时代周刊》等,使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接受到最新资讯,体验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鲜活感。

第一次接触《英语文摘》还在那遥远的2003年,那时我正在读高二,是放学时去学校附近小书店挑选教辅书时遇上的,封面中是一位正在过圣诞节的小女孩,背后是金灿灿的圣诞雪橇车和硕果累累的圣诞树。当时我就被封面上这位小女孩发自内心的笑容所深深吸引,买下了这本杂志,里面的内容是我过去从未体验过的,当时就非常喜欢。后来由于升学考试的原因,暂时中断了与这本杂志的缘分。

第二次接触则是2005年的大学时代,在宿舍楼的杂志铺中偶尔发现了这位失散2年的老友,以后每次回宿舍的时候总会稍微绕一点远路,在杂志铺逗留。当每个月买到心心念念的最新版时,总会在第一时间开始自习。

从第二次接触开始,我和《英语文摘》的缘分再未中断,这本杂志也陪伴了我整个大学和翻译工作的生涯,并在我现在的职业道路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打开《英语文摘》的那一刻

每个月拿到《英语文摘》的那一刻,总会先被封面图片所感动,并让思绪自由翱翔片刻。然后,我会打开目录,看看我在这几天中能够品尝到哪些精神盛宴。现在我也会注意到每一篇文章的作者,其中不乏有重量级人物的特约撰文,比如某一期就收录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文章,这位睿智的老者写出来的文章依然才思敏捷,富有远见。过去也常读到基辛格博士的文章,学习他的国际关系论点,以及他对当今世界形势的判断。

《英语文摘》杂志收录的始终是几大固定题材的文章,我觉得这样恰到好处,既不多也不少。

政治类文章让你迅速了解世界最新动向;

经济类文章让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无处不在的经济学;

文化类文章,或是介绍一位逝去的伟人,或是介绍一本有灵魂的书,让你的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科技类文章让你不断开阔科技视野,追踪科技潮流;

环保类文章能唤起你内心深处对于地球生态深深的担忧。

我和每一本《英语文摘》都会进行6次对话,每次的深度对话都使我对这本杂志的使用达到最大化,从这位朋友这里学到了很多,并真正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起到很大的帮助。

与作者对话

《英语文摘》杂志中摘录的基本上都是质量过硬、内涵足够深刻的文章,这不仅仅是我作为一位忠实读者的感受。从另一角度,所有文章其实都是通过了两层筛选的考验,第一层是原文通过了著名外刊的筛选,要知道这些外刊对于质量是有很高的要求的,第二层则是通过了《英语文摘》编辑部的进一步严苛筛选,可以说是中外专家的联合筛选。从这一角度来看,每篇文章都必然是精品。

每一次对这些文章的精读都相当于是与作者的一次深度对话。在精读过程中,我会观察作者针对其主题的行文思路,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在日常写作中借鉴,另一方面就是作者对于遣词造句的高质量追求,这两方面其实都是完成一篇好的英文作品的关键要素。

而从英语的地道性而言,我们虽然无法达到像作者这样的native speaker境界,但至少应为无限接近而努力,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在英语翻译和写作工作中始终坚守的。

如何提升英语的地道性呢?有些人会迷信那些技巧吗,那些所谓的“速成法”,这是走入了误区,任何语言(包括我们的母语)的地道性的提升都是靠日常的用心积累,别无他法。在积累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一定量的深度阅读和大量外刊的泛读,还需要辅之以大量的刻意练习和翻译实践工作。

《英语文摘》杂志给了我们深度阅读的机会,一方面其中英文对照的紧凑型排版适合长时间的沉浸式阅读,另一方面所有内容都是最新和最鲜活的,能够吸引我们阅读下去,在层层剥开真理和结论的同时,也层层剥开英语的奥秘。

当然,在对《英语文摘》文章精读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一些纯正的外刊作为泛读材料,比如我大学里就选择《经济学家》和《卫报》作为泛读的材料,相对而言,这两份报刊的选文质量更高,内容也更为专业。

另外,从词汇量的角度,《英语文摘》也是一个很好的扩展途径。

从我的日常观察来看,不少人从大学毕业,甚至高中毕业后其实就停止了词汇量的扩充,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如果要去拾起枯燥的单词书进行背诵显然不现实,范围也过大。一方面单词书中的很多词往往是出于考试需要而收录的,并不一定是高频词,有的单词你永远都不会遇见第二次,另一方面所有单词只有中文释义,而从信息块的角度来看,单词所蕴含的信息是更为丰富的,有时候并不能用一个词作为单词的准确释义。

而《英语文摘》却给了我们对单词的鲜活感受,因为其选取的文章都是直接来自于欧美知名报刊,原文作者也是实实在在的一线作者或记者,他们选取的单词就是最为鲜活、最富时代感的,同时,所有单词又都有上下文环绕在侧,我们能够非常方便地记住单词的释义和使用方式,真正还原到语言本身,这远比死记硬背效果好。

《英语文摘》杂志其实引领我们回到了语言学习最本初的那一刻。

与译者对话

下面是我任意一篇的学习笔记,是否惊讶到了呢?

中英对照是《英语文摘》杂志的一大特色,其初衷应该是方便大家的英语语言学习,但其实这本杂志的译文本身就是精品,因此被我作为翻译的主要学习素材之一。

在这本杂志中,每篇文章的中文翻译水平都是非常高的,译员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在这里,你永远看不到翻译中普遍出现的“翻译腔”,特别在长难句的把控上。即使脱离英文原文,你也可以从头到尾地读下来,就像读一篇非常正式的中文报道一样,毫无障碍感和违和感。

我在精读的过程中,会从四个层面来学习翻译。

第一个是段落层面。大家知道,其实最好的翻译应该是在能够精准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让受众有着极高的阅读体验,基于这一目的,很多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呈现会表面上有出入,句子也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在旅游行业中特别明显,有时候光从形式上,你看不出译文和原文有任何联系,但从意思传达的精准性角度来看,原文和译文的意思是100%吻合的,是一个完美的等式。

在《英语文摘》杂志中,基本也是遵循精准传达的理念,也会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巧妙的处理,而我在阅读时,会重点关注这方面。

第二个是句子层面,以长难句为代表。这个从我的实践来看,是需要强大的逻辑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支撑的,逻辑能力体现在对长难句的层层分析,需要像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将其拆分成符合中文习惯的几个短句,每个句子代表一个信息块。

说到信息块,我这里要谈一下第三个层面,也就是必要的注释。在《英语文摘》中,其实原文作者和译者都非常注重这一问题。

很多文章其实都有其特定背景的,为了确保读者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并减少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原文作者往往会提供背景信息,译文作者则会根据国内受众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比较典型的就是文化或历史背景,某一篇文章中蕴含的当地特有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并不一定为译文受众所知,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译文受众会感到一头雾水,影响整体阅读体验。

相似的地方出现在语句层面的注释,其实也是遵循相似的方式,译者同样会在原文作者注释的基础上,增加适合国内观众的补充解释,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译者注”。

如果用等式表达的话,就是:完整的译文=原文+注释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英语翻译是信息块层面的转换,而不单单是语言方面的转换。

最后就是语言层面。

最后呈现的译文质量是由强有力的中文水平所保障的,很多人刚刚在接触翻译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对原文的理解没有问题,但在转换至中文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无法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也是很多人写不好中文文档的原因,其实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母语并不了解。

其实,外界对翻译行业往往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懂英文都能做翻译,都具备做翻译的资质,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只要一位同时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很深造诣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好翻译,才能真正做好中文写作或是英文写作。

我在日常精读的过程中,并不单单是“读”,而是经常会挑选其中具有挑战性的句子进行练手,有时候会尝试多种翻译手段,然后再去对照杂志上的翻译。我个人认为,对于长难句的翻译有时候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但又比数学题的要求高一点,难点就是体现在表达层面。

如果你是翻译公司的管理者,或是有翻译需求的文档部门管理者,无论你是哪种管理身份,都建议将《英语文摘》杂志作为团队培训的必备教材或必备读物,相信对于团队成员的成长会有极大的帮助。

与知识对话

这里的“知识”其实是两种含义,一种是《英语文摘》杂志带给我的语言知识,另一种就是文章本身带来的百科知识,特别是科普方面的知识。

语言知识不言而喻,英文是native speaker写的,而且是海外著名杂志收录的高质量文章,无论是阅读还是仿写都会有很大的收获,中文则是有造诣译员的佳作,无论从英文的遣词造句角度,还是中文对英文的精妙转换,都对我的日常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每隔一段时间,《英语文摘》杂志都会邀请不同专家,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论和语言点上的指导,比如之前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的专家周学艺先生,由其挑选当期文章中的语言点进行指导,还曾邀请到其他专家对文章中新词的释义进行分析,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找到最好的表述来完美传递新词所携带的信息。

在科普方面,《英语文摘》杂志经常会在扉页中加入一些外刊披露的一手照片,图文并茂,有如百科全书。读者在充分的视觉享受中,既学到了百科知识,又学到了最具鲜活感的科技英语,这种一举多得的体验是非常难得的。

除此之外,《英语文摘》杂志还会从著名的科技期刊中摘选文章,如《自然》、《科学美国人》等,这些文章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因此内容往往在保持严谨性、科学性的同时,也注重其科普性,使每一句话都能为受众所接受,并将术语减少至最低水平,而在有术语的情况下,往往会赋予通俗易懂的定义句,或是增加相应的注释。

从本质上讲,科普工作的底层思维就是同理心,需要从受众,也就是普通大众的角度思考,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一种科学概念或是一种科学现象,这个其实也非常考验科技工作者的水平,而《英语文摘》就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是好的科普”的样板。

与世界对话

与世界对话,就要求我们掌握全球最新资讯,跟踪全球最新趋势。

当今世界,最新的时事新闻其实是唾手可得的,各种新闻和传媒类APP层出不穷,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要想获得一篇对于时事新闻的深度分析文章,其实又是非常困难的,也印证了好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英语文摘》就帮我们做了这样一件事,从各大知名刊物中优中选优,将最具深度的文章呈现给大家,很多文章的作者都是资深记者和时事评论员,有着多年对时事进行深度分析的经验。

不仅如此,《英语文摘》杂志的文章选择也是较为宽泛的,透过这本杂志,我们能够关注到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如全球变暖、国际合作、国际和地区冲突,以及现在处于严峻形势下的新冠肺炎疫情等。

除了时事外,《英语文摘》杂志也带给我们很多其他方面的最新资讯,比如科技资讯、生命科学资讯、人文资讯和民生资讯等,让我们开阔眼界,能够以更为深入的视角切入资讯本身,去观察,去理解、去共情。

比如,早在2016年,我还未真正进入科技行业的时候,我就通过《英语文摘》了解了马斯克和他的伟大事业,后来我就持续关注着,与此同时,我也养成了关注科技最新动态的习惯。

与大师对话

在《英语文摘》中,经常会有一篇类似于人物传记的文章,不过很遗憾的是,大部分都是对逝者的怀念。

在我过去的经历中,我非常喜欢阅读各种人物传记,无论是在世的还是已故去的,从这些大佬这里可以学到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也有了不少奋斗方向。

正如现代作家臧克家的那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些为世界做过贡献,并改变世界发展进程的名人,其实只是肉体的消亡,但其带来的精神却是永世长存、不可磨灭的。通过追忆这些名人的过往,探寻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发展历程和心路历程,学习他们的智慧经验,可以让我们有所领悟。

比如,在某一期杂志中,小编专门选摘了一篇对前西德总理施密特的怀念文章,这篇文章分为了几个模块,首先是对于施密特的总揽性介绍,回顾其在重要历史阶段的行为,然后是介绍施密特家族和施密特本人的历史,最后以“军控”作为施密特的争议点进行收尾。

和大部头的人物传记不同,这样的怀念文章是经过浓缩后保留关键信息的,重点放在其人生道路上贡献的成就,减少对其过往经历的介绍。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很多这种类型的怀念文章,其标题中必有一句浓缩了精华的表述,甚至浓缩到一个形容词,让我们获得最基本,也最接近于盖棺定论的信息。

我在上一篇提到,对于语言的转换其实是一种信息块的转换,有不少英文单词是找不到一一对应的中文词语的,因为这个英文单词的信息承载量远大于一个或两个中文单词,我们常常会看到要用一句话作为一个英文单词的译文。

比如,这篇文章的标题就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即施密特是(前)西德总理,也是一位具有变革精神,带领(前)西德走向真正转型的领导者。transformative这个词也承载了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到文中进行仔细发掘。

与情感对话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贫困地区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临食物短缺、饮用水短缺、医疗救治资源短缺和种族歧视等问题,很多问题依然需要有识之士去关注,也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协力解决,为创建美好的世界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在《英语文摘》中,我也经常会看到令人揪心的报道,比如2015年11月的这篇封面报道,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在这一年,艾兰一家为了逃离叙利亚的战火,而选择了铤而走险,想从土耳其的博德鲁姆海湾偷渡到希腊的科斯岛,就在偷渡的过程中,艾兰一家家破人亡,艾兰家这位天使般的3岁男孩永远长眠于海滩,令人心碎。

一张令人心碎的照片改变不了什么,作用也是有限的,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够从这张照片中开始反思,相信任何悲剧都不会再次重演。

《英语文摘》杂志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

面向未来

《英语文摘》这本杂志我将会一直读下去,在我的工作室中也始终会有这位老友的一席之地。

我是较早一批拥抱电子书的爱书人,对于电子书并没有和别人一样的不适应感,毕竟在很多场景下,电子书要方便很多,特别是在通勤的时候。但我并没有把纸质书抛弃,在我心里,纸质书和电子书是同等重要的存在,而有些书是永远会以纸质书的形式使用并收藏下去,就比如《英语文摘》。

以下照片就是我其中的两大杂志储藏库,所有的杂志我会珍藏在塑料文件盒中,除了《英语文摘》外,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杂志,《英语文摘》从正式开始看的2005年下半年至今,差不多快16年了,按每月1本算总数就有192本了,差不多19盒,确实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数字。

虽然目前我已经离开了翻译行业,但在现在的工作中,翻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是暂时退居了二线,在很多时候是直接用英文进行撰文,但在写作过程中,其实用到了很多翻译方面的底层思维,而这些底层思维一方面是通过大量翻译和写作实践所习得的,另一方面就是从《英语文摘》杂志的精读中汇总而来的,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做好英文翻译和英文写作工作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只有在真正实践后获得的理论才能真正内化为底层思维,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深化。有时候,你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会与某位翻译名家或者翻译名师的论点撞车,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时你一定会会心一笑。

在翻译行业任职的过程中,我曾经为了快速提升翻译能力,买过全套的翻译硕士教材,其中重点学习了《非文学翻译》这本,因为日常接触的翻译文本大部分都是非文学翻译。在这本教材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但也有不少确实是与我总结出来的完全一致,这样使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又在脑海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刻,这也是《英语文摘》杂志带给我的福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