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教育部提出“分配生”制度, 满足条件获优待, 2022中考学生的福音

“减负”是最近几年教育部门的主要计划,而“双减”计划落地后,“减负”的目标似乎实现了不少,减少了校外培训机构,也算是从源头上遏制了学生家长间不理智的“内卷”行为,从源头上减轻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这本是让学生们回归快乐天性,回归简单学习的举措,但一部分家长却因此更加忧虑,甚至对“双减”的态度并不友好,尤其是初中生的家长。

毕竟“中考分配”的50%比例就像一把刀悬在大部分家长的头顶,如果中考政策不改变,那么“双减”只会让学生们更容易流入职业高中,并在就业时进入技术岗位。

因此关于取消中考分配,将高中教育并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教育部也作出了相关回应。

针对取消中考分配的呼声,教育部做出回应,坚持原有普职比

针对家长们“取消中考分流,普及高中教育”的呼声,教育部做出回应: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同时巩固中职基础地位。这一回应让家长们试图动摇中考分流,也就是期望普职比不再五五开的梦想再次破灭。

家长们想要取消中考分流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对职业高中的教育水平、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环境不太信任,抱着对职业高中出来学生的某种偏见。因此期盼学生能够进入普通高中,走所谓“高端人才”走的路子。

但实际上,随着大学招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缺口小,就业前景十分狭窄。

在高端人才越来越多,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的现实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已经不再吃香,学历的价值一贬再贬的当下,能力反倒成为了难求之物。

反之,社会上技术型岗位的缺口则越来越大,今年已经达到1900万的空缺,和高学历人才市场形成明显的差距。面对这种不平衡,中考分流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

但家长的呼声还是一定程度受到了教育部的重视,毕竟还是有更多家长想要将学生送进普通高中学习。所以用来缓解“中考分流”的“分配生”制度被搬了出来,用来缓解家长们的反对情绪。

为缓解“中考分流”,“分配生”应运而生

分配生制度和很多年前中考实行的“走指标”很类似,各地有关部门会按标准,分配给不同的初中不同指标,分配生就是指那些成功获得指标的学生。

分配生制度之前将优质普通高中的分配生比例从50%升至不低于60%的水平,而自2022年起,指标也将逐步向对生源不作挑选的初中倾斜。

简而言之,2022年起,进入重点初中的学生未必会比普通初中的在指标上面有优势。

而成为分配生必须满足几点要求:第一,必须是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第二,初中学习期间要获得过校级以上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第三,品学兼优,学习成绩要好。另外,如果是择校生,则会失去争取分配生的资格。

有资格成为分配生的学生在中考后会得到优待:只要中考成绩超过本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就可以被降分录取。而有分配生资格的学生一般都是品学兼优,年级中的翘楚,因此成绩方面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深度解读:初中生家长应该如何对待中考分流?

因为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岗和职校就业岗的供需差距越来越大,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所以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技术型岗位,进行中考分流势在必行。

但家长们也无需太多顾虑,等到中考分流的进程越推越深,人才市场的风向也会因此发生改变。

就像如今大学生过于饱和,所以大学生对应的求职岗位提高门槛一样,到经历过中考分流的学生毕业时,人才市场一定已经根据风向做出了调整。

许多家长认为,进入职高之后就没有办法进入大学本科,未来只能进入工厂成为廉价劳动力,工作环境差,没有就业前景。

但其实如今的职业学校都有专转本或专升本的途径,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上大学。而许多家长认为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求职时没有竞争力。

而实际上,由于社会上技术性岗位的空缺,恰恰是职校出来有专业技能的学生要比较吃香。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职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管理力度都与普通高中有不小的差距。相信教育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中考分流推动的同时,着手提高职校各项标准,加大内部管理力度,解决家长们的担忧。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分配生制度究竟有没有缓解中考分流带来的焦虑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