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多,本来只是学历晋升的小范围考试,在如今也隐约有了高考的氛围,大家都是一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样子。
光是在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全国就有高达457万人报名,再一次创下了考研历年报名人数新高,较上年直接增长了80万人。
在这些旁人看了都“胆战心惊”的数据下,选择考研的考生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不管人数多不多,考试都是要考的。最终也只能期望自己努力都有成效,再加一点点的运气,希望自己可以成功上岸。
作为一场全国统一的大考,考研和其他大考一样,除了笔试就是面试。不过在大部分考生看来,考研的笔试只是一个基础筛选,面试才是真正有难度的部分。
毕竟想要真正成为硕士研究生,通过考研笔试只是第一步,只有分数达到院校要求才可以去参加面试。
而在考研面试中,每年都会有一些本身考研分数在前列的学生,因为在面试“翻车”,最终导致自己总分排名落后。更有甚者由于院校招录人数少,在面试后总成绩排名落败,最终只能遗憾落榜等待调剂。
所以为了规避这种可能,考生们也是不断总结各种影响因素,如今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找到大家分享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考研复试秘籍”。在这些经验汇总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联系导师”。
很多过来人都表示,和导师们联系过后,其一可以让自己被老师记住,其次可以从老师的回应中对自己的录取情况作出判断。
考研面试前找导师,被回:欢迎报考,祝顺利,要明白其中的潜台词
在找导师的时候,由于大多数考生都是天南地北的,以及老师不会随便公开电话,所以见面和电话联络并不方便,而且也很突兀不礼貌。所以使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是最合适的,也符合老师的办公习惯。
如今就有这样一位考生,他在笔试后马上按照教程联系了导师,也确实得到了回应,但是导师回复的内容却令他有些不理解。在邮件里导师多的话没说,就是一句“欢迎报考,祝顺利”,搞得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毕竟这句话构成简单,看起来好像就是在鼓励学生,不免让这位同学多想,老师是在鼓励他吗?在面试的时候是不是会更有优势呢?
但其实这位学生是过于天真了,导师们的想法还是比较含蓄的,在这类回复中,一定要发动情商看懂老师的潜台词。
其实对于这位导师的话,大家是可以从两个部分去理解的。首先就是老师只是随便一回,可能给所有发邮件的学生都是这么回复的,是不想和学生有多的接触,带着一些比较敷衍的感觉。
另一种就是老师确实带点鼓励,但是也是客套的行为,只是对学生报考本校作出回应,持一种“后续看你表现,我不会干预,到时候看实力”的态度。
所以如果考生收获了类似的回答,那么就不要再打扰导师了,搞不好会弄巧成拙,可以尝试换一个导师。
发邮件联系导师,这些问题要注意
和导师发邮件可不是过家家,为了让老师可以对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一定要注意用词、格式和内容的表述。
在文字的使用上一定要严谨,不要讲太多的废话,在问候完和自我介绍后,直接进入正题就好。要写清楚自己的学业、荣誉等情况。
如果对导师了解比较深的话,可以找一些该导师的研究文章进行一个表述,显示自己对这些研究方向的了解,证明自身的实力。
但是这方面一定不要乱说,属于多说多错的部分,而且如果一点不懂的话,到了真的面试导师一问就会露馅了,那倒时候更完蛋。
而且如果老师一直没有回复,只要确定邮件没发错就不要再打扰了。这说明老师是不想搭理学生们的套近乎和自荐的。
导师给出这些回复,学生上岸有希望
有不会回复的导师和客套的导师,那么也会有回复积极的导师。在面对一些优秀的学生时,导师们的举动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老师们主动地进行了询问,那么就说明学生有可能有希望被导师注意到,这个时候一定要好好回答导师的问题。
特别是如果导师在回复中具体提到了某些信息,比如讨论了课题和给出了联系电话,这都是积极的信号。
总结:如今时间刚好是22年考研笔试结束,对于考生来说正是等待出成绩的时候。在这个阶段里大家可以放松放松,但是也要做好面试的准备,如果过线了就可以尝试联系老师,为自己博得机会。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考研有必要设立面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