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李玫瑾女儿数学考15分, 北大教授接受孩子平庸? 这碗毒鸡汤别喝

前段时间有个话题上了热搜:你能接受孩子将来的平庸吗?

说到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的一段话:

“我小时候是学霸,6岁就把新华字典背下来了。我和老婆都是北大毕业,我们俩智商都不低。可我闺女跟我们比,那真是差太远了......这就是天道,没办法。”

他的女儿学习很吃力,跟班里倒数第二名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人问:“您作为北大教授,可以接受自己孩子是一个平庸的小孩吗?”

他说,必须接受。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

但丁教授也说,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过人之处。调皮的女儿给了他不少乐趣,他很愿意保留孩子这种天性。

一个有趣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她将来也会生活得很幸福,并能够带给别人幸福感。

他已经预设了女儿不能像他一样取得那么好的学术成绩、社会地位,所以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再焦虑了。

在鸡娃和内卷日益盛行的今天,父母真的要接受孩子不可避免要平庸的事实吗?

李玫瑾坦言接受女儿是“学渣”!

著名的育儿专家李玫瑾的女儿数学是“学渣”。

她说,女儿上中学时数学成绩很差,150分的试卷分数,才考了15分,无论怎么努力她的数学就是学不好。

但李玫瑾并不焦虑,她说:“名牌大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要让她生活得快快乐乐。”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也在一次演讲中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说她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陈佩斯也在《圆桌派》中说,孩子上小学时不许他考一百分,否则就揍他一顿,孩子在小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玩儿,就是要快乐。

郭麒麟的父亲郭德纲,也曾多次在节目中说过,他从来没管过郭麒麟的学习。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说:“我不需要你成功,我只要你快乐。”

针对这些名人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的言论,不少网友道出了真相:

“如果我是北大清华教授,或者有一栋栋楼收租,我也不会在意孩子学习成绩,只希望Ta健康快乐就好。”

“我们普通人看看就行,当真就输了。”

“你们的孩子明明已经躺赢了99%的普通孩子,你却说自己已经躺平去接受她的‘普通’,这无疑是最毒的‘鸡汤’,难怪许多家长都不相信。”

网友们看透了这些爱把“接受孩子普通人”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名人身后,都有我们看不到的底气。

丁延庆北大的博导和副教授,在教育经济学研究方面有显著成就。

他能给孩子提供的资源和支持都是普通人所望尘莫及的,所以他的孩子拥有常人不敢奢望的“试错”空间。

丁延庆女儿在办公室做作业

虽然他的女儿是“学渣”,但也是北大附小的“学渣”,这个起点就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孩子。

无论他的女儿是学霸还是学渣,今后都不会为基本生存担忧。所以他也才会有底气接受女儿的“普通”。

李玫瑾当时没有逼迫女儿死磕数学,转而开始发掘女儿的艺术优势。发现她有音乐天赋后,就重点培养女儿深度学习。

后来,女儿顺利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毕业后,成为了一所大学的音乐老师。

陈佩斯在儿子陈大愚读高中时,就把他送去了国外学习生物专业,留学回国后,就一直跟着父亲从事话剧表演,多次参与父亲的话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郭麒麟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郭德纲坦然就说不想上就不上了,回来说相声也行。

现在的郭麒麟“星”势不可挡,不仅相声说得好,各种综艺节目、电视剧也是接踵而来,事业如日中天。

而王朔的女儿王咪中学时就已经赴美国读书,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随后回国在《艺术财经》杂志担任编辑。

对他们来说,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依然能在其他兴趣方面,让孩子获得成功,这是普通家庭不具备的实力与底气。

我们该躺平,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天才只是极少数,平凡确实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

可我们就安心“躺平”,然后心安理得接受孩子的平庸吗?普通家庭的孩子就真的可以彻底放弃努力了吗?

接受孩子的平庸,对于孩子的未来顺其自然,这的确可以让很多焦虑的父母,暂时得到安抚。

但“平庸”和“平庸”大不一样!

就像马云说的,“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我本来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没想到它变成了这么大的企业。我最快乐的日子,是拿91元工资的时候。”

“其实钱有什么用,财富有什么用。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马化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都是普通家庭,没有什么特殊的,顶多是房子大一点。”

这些话我们真的不能当真,那些名人接受孩子平庸的话亦是如此!

曾看过郑琼导演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名叫《出路》。

她花6年时间记录下了三个不同家庭孩子的命运:都市少女袁晗寒、农村女孩马百娟和小镇青年徐佳。

北京的袁晗寒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就读于美院附中,她觉得读书没意思,妈妈便同意她退学。

退学后,她开过酒吧,做过营业员等多种尝试,后来去国外留学,回国后开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她开公司就像开个店一样,试错成本很低。

湖北的徐佳高三复读生,高考、工作、结婚,这是他的人生轨迹。

他三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最后终于考进了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后的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武汉有了房,有了车,如今晋升到了中产。

而农村女孩马百娟出生于甘肃一个偏远的山村,一家人全年的开销不超过50块钱。

十四岁就辍学了,之后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在16岁那年,她嫁给了表哥,她的人生出路停留在相夫教子上面。

三个不同家庭的孩子,生活差距何其之大?也注定了他们不一样的未来!

但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徐佳,还是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竞争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状态,孩子的人生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努力读书依然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走出来的一条出路。

《超级演说家》的冠军刘媛媛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家庭贫寒,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有时连吃饭都是个大问题,她就是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农村考上北大。

正是超凡的学习能力,让刘媛媛一次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她说:“我总是能比别人学得快!”

她不断尝试与挑战自己完全未知的领域,让她一次次走向新的高度。

从贫穷人家的孩子,一路杀到《超级演说家》冠军,再到成为身价上亿CEO——刘媛媛,她的逆袭每一步都令人赞叹不已!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我们可以接受孩子是个平凡人,但不应该放任孩子不去学习而变得“平庸”。

所以,别听有的人说“接受孩子平庸”就心安理得地躺平,而是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孩子该学的知识依然要学。

“双减”之后,打乱了以前的学习节奏,辅导班已停止,作业减少,孩子们也似乎更加开心了。

但如果孩子在课堂之外只顾玩耍,认为学习不再重要,这是危险的。

双减只是减掉机械重复,对孩子学习帮助不太大的作业,并防止家长报过多的校外辅导班,让孩子疲于奔命,这才是“双减”的初心。

双减≠不学!

保持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依然是孩子成长中顶重要的事情。大部分孩子未来依然要面临中考分流的压力,和几年后的高考。

当然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并不是让孩子又重新回归到学习“机器”,变成一个个“高分低能”的“巨婴”,而是让他们对知识渴望产生自主性与自驱力,养成终生学习习惯。

让学习回归学习的本来面目,助力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好地生活,这才是目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平衡,不盲目焦虑持续鸡娃,也不放任孩子在学习上“自由”,毕竟孩子心智不成熟,他们的学习生涯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

·写在最后·

我们这届家长挺不容易的,但是想一想,貌似每一届家长都不轻松。这或许就是为人父母必须要修的功课吧。

我们反对不顾孩子身心健康、过度鸡娃的行为,从而造成的教育内卷与恶意竞争。

但是,我们也警惕一些“孩子可以平庸”的论调。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就是需要自己努力奋斗,拼搏开创出来的,拼搏向上的干劲会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开拓进取的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实干的动手能力、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这一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做的事情!

你听到哪一些劝人躺平的话吗?你在平庸和平凡之间是如何定义的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