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对于无数学子而言,可能是充满憧憬的一个殿堂,无论你来自哪里、什么家庭,或许都曾在高三那个想要放弃的瞬间,因为对大学的向往而重新获得动力。
很多人以为高校是学生们创造崭新自我的圣地,不少原本看似平平无奇的同学,进入大学以后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风云人物”。可是也有一些同学,他们反而开始变得更自卑了。
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很多同学体验到了自卑,原因叫人心酸
转眼间,本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相信很多大学生已经兴奋地回到家里,享受来自家长的嘘寒问暖和精心照料。不过,有的同学却完全是另一种心情了。
小涵是一位来自东北某个县城的学生,读大学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生活还算挺幸福的,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周围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
想不到,刚刚上了大一,他所看到的就足以改变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认知。他在省会城市读大学,而宿舍里2位本地的同学,无论是谈吐还是思维方式都和自己那么不一样。
这时候,他才明白原来跟他们相比,自己就是那个“寒门学生”。而这样的差别,学校里简直随处可见。当别人穿着精心挑选的西装竞选学生会时,自己的打扮还像个高中生。
当城里的男同学拿着自己准备的惊喜去追“系花”时,自己好像跟女同学打招呼都会觉得开不了口。说到底,这些差别让小涵感受到了深深的自卑,这种心酸相信不只是他一人的感受。
上大学才发现,原来不同家庭的学生,差距可以那么大
读大学对于很多同学而言,是唯一“走出去”的机会,一些来自村镇和小城市的学生,可能更为珍惜这种机会。不过,增长世面也是需要一定调节能力的。
高考之前,同学们十多年的学习基本都是围绕着家庭周边,习惯了眼前的天地。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的学生,差距可以那么大。
首先是城市与乡镇之间的差别,就拿上计算机课来说吧,来自村里的同学在这之前几乎没怎么接触过电脑。但是对于城里的学生,他们几乎早就人手一台。
连打字都要从头学习的这些学生,看着其他人可以很熟悉地操作,第一次体会到了资源给学习带来的巨大差距。不仅如此,很多乡镇的学生在当地是年级第一。
可到了大学里才发现,原来自己“尖子生”的水平是种错觉。对于村镇子弟,或许考上公办二本已经算学霸了,可是对于很多城市中重点中学走出来的学生,这是最普通的成绩。
不同家境给大学生们带去的,往往还不仅是这些表面上能直接看出的差距,更令人难以改变的,是不同学生在性格、思考习惯和处事方式等方面的差别。
那些家庭条件好、父母的社会地位相对高一点的学生,常常比较自信,他们敢于表现自己、在学校各种活动中争取机会。与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时,也敢于表达或者用良好的办法解决。
而这些东西,是寒门学生很难靠后天努力去学到的。如果说知识还能靠自己的勤奋去弥补,那么这些无形的竞争力是落后的同学,连学习都不知道从哪入手的东西。
努力找到自己可以改变的方向,是大学生解决自卑的良药
现实中的差距在所难免,大一第一个学期已经足以揭开很多同学的自卑,以后离开校园,这样的现象其实更为常见。大学生不能沉溺在这里,停止了上进的步伐。
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去寻找自己可以改变的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才是解决自卑的良药。就算是来自相似的家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生毕业后发展情况不一样。
有的同学选择自暴自弃,有的同学则选择加倍努力。大学时间非常宝贵,这也是拉开学生之间距离的一个重要节点。想在毕业时让自己有立足之地,就不能随波逐流。
就算寒门家庭的大学生,在先天的资源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优势,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在读书时多学习、多锻炼自己,在细微的训练中打造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今日话题】进入大学以后,你产生自卑感了吗?(图片来自网络,不代表具体人物,侵权可删除)#知识红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