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新华社的一则关于寒假期间违规学科类培训的报道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显然坊间家长们对寒假违规率学科培训仍在大范围的进行的猜测实属的。
在报道中,新华社记者,报道了两种披着“伪装”不易让主管部门察觉的学科类培训,并且还曝光了一种违规培训机构的存在方式。
不过新华社记者曝光的这两种披着伪装的学科类培训,已不稀奇,在家长们的眼中,简直过于正常,因为在各地不仅寒假出现,平时也是存在的。
一、“变异”的学科培训
报道的两起案例发生在“少儿图书馆”和“儿童托育班”。
在这家“少儿图书馆”中,对外宣称是让孩子学习国外原版读物,上课时长2小时,收费600元。只是课程使用的是纯英语课本,这些课本不是国内的肯本,而是国外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课本。老师安排孩子学习这些原版课本,教授孩子们英语句型和语法。
另一个小学课程托育教实际上就是家长熟知的提前教学。平时是0-3岁孩子的托管机构。而在这个假期里,增设了拼音、英语、识字等课程,每天早上8:30上学,下午4:30放学,提前教授了孩子们小学课程,而这也是上级机关早就禁止的。。
这个报道比较有深意的是曝光出来的这种违规培训的模式,是之前家长们没有发现的,就是这家托管机构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民办机构,而学科培训的机构是另外一家营利性机构,最重要的是这两家机构的负责人合伙在其他企业当中持股。于是依托在了这家非营利机构的身上,披着非营利的外衣,赚着营利的钱。
恐怕采取这种方式的违规学科类培训在国内会有很多。
只是新华社的记者只曝光了大都市里存在的这种违规学科类培训。而其他地区的违规培训,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么精细。很多机构或者从培训机构离职的老师,三五组团,社交平台联系,拉满学生,就随便找一家民宅,开始培训。直接、硬气、价高、难查,家长还趋之若鹜。
其实,不管是机构的经营者,还是培训的进行者,还是家长和接受培训的学生,都对培训辅导是违规的学科类培训而心知肚明。
归根结底还是深知家长们的心态。就跟买涨不买跌一样的情况,家长对孩子未来充满期待,又对孩子的未来迷茫彷徨,对教育结果产生怀疑。最终选择学科培训,选择之后,学好了,必然是培训机构的功劳,学不好肯定是孩子没有认真学习。
但是中考和高考必然要靠分数筛选,而很多家长没有能力自己辅导孩子,也就只能指望花钱补习。有的家长甚至不考虑有没有效果,只求一个心安。
其实新华社的这篇报道也散发出了一个风向,这个寒假对于违规学科类辅导必然是要查的。做媒体多年,跟大家说,国内有两个风向标,一个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纸质文章,另外一个就是央视的新闻联播。未来的估计查处会越来越近。这些培训机构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假,个人感觉有点难。
因为假如这个寒假的违规学科类培训没有被制止。那必定会有人群起校方,等到开学后,各个节假日违规学科培训又会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而出。“双减”半年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
但是我们也要思考:什么样,什么力度的监管、处罚能从根本上杜绝违规培训?未来的中考高考制度要如何优化?家长如何才会像几十年前的家长一样不焦虑于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以及那些没有岗位,离开培训的老师们如何安置?
想想长江十年禁渔,渔民们还被上级安排的妥妥帖帖,这几十万上百万的学科类培训老师又如何能够安置好呢?
图源网络,侵删。
和你一起看教育趣闻,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学科知识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