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都被无数同学奉为自己的座右铭,而想要实现阶级跨越,读书学习无疑是最佳渠道。
在普职比调整为5:5后,中考、高考两场考试无疑成为了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性“转折点”。特别是在高校招生计划有限的情况下,一千多万考生只能够凭实力说话,只有成绩够高才能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不过,即便是学生本科顺利毕业,也未必能够在求职市场中掌握主动权,除非同学们有名校背景做“后盾”,才能被用人单位高看一眼。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都开始“唯名校论”,但这样真的正确吗?
顶尖名校难道也挽救不了“天坑专业”?
众所周知,材料工程作为“四大天坑专业”之一,一直为学生所诟病。但现在要是将清华的材料专业与电子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摆在你面前,你会怎么抉择呢?
一个是“名校配天坑”,一个是“重本配王牌”,面对着这样的情形,想必不少同学还是会放下对专业的成见,选择更为知名的清华。
当然了,也有同学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从北京市教委官网对北京地区学生跨省转学的情况公示中我们能看到,有一位材料专业的清华生转学进入了成都的电子科大的软件工程专业。
人家都说“人往高处走”,可偏偏这位同学选择反其道而行,直接来了波“逆向操作”,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难道顶尖名校也挽救不了材料这门“天坑专业”吗?
事实上,清华生转学成电的原因比较令人无奈。有人表示这位转学的清华生,在高二时就通过信息竞赛被清华所录取,但临门一脚的时候由于成绩略逊一筹,再加上属于大类招生,最后才无奈被调剂到材料专业。
一方面是不算感兴趣的材料,另一面是自己熟悉且擅长的“信息处理”,这位同学再三权衡之下才终于决定放弃清华这块“金字招牌”,转学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
对于这位同学的做法,网友们的观点截然不同
支持者认为这是在“及时止损”,毕竟本科阶段材料学发展情况一般前途暗淡,只有研究生学历才能获得一定机会,而对于一个不喜欢该专业,并且已经在编程方面有所建树的同学来说无疑是种折磨。
更重要的是,这位同学明明在计算机方面就是“大神级别”选手,去学习材料本身就不合适,同样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但也有人为这位同学的“急流勇退”感到不值,认为他是一时冲动,没有考虑到名校对未来就业的影响。
而且互联网行业加班严重,996工作制更是常态,如果换算成时薪未必有“清华冷门专业毕业生”来得高。
Top级清华生无奈转学去了成都的电子科大,会可惜吗?
说实话,这位同学的行为固然存在一定风险性,最后的结果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从他的“简历”上来看也未必不可行。
◆从学生本人的角度来看
他本身是靠信息竞赛被保送清华的,理想就是进入计算机相关行业,而面对着这样一个不熟悉、没兴趣的专业,其实很难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进去的。与其在材料学蹉跎,不如去自己擅长的领域一展拳脚。
◆从未来发展上看
在倡导新能源时代,“生化环材”这四个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在同一学历水平层次下,软件工程毕业生确实比冷门专业材料学发展机会更多,发展前景也更好。
虽说工作需要“卷”,加班是常态,但在一切凭实力说话的就业大环境下,谁又能保证清华毕业生不加班呢?
◆从院校角度来看
这位学生转入的电子科技大学属于985高校,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方面都很出众,学科排名也比较靠前,并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本科,相信在“重本和王牌专业”的加持下,毕业生未来发展会很不错。
结语
在笔者看来,“名校配天坑”和“重本配王牌”之间的抉择,其实就是个人选择问题。
如果学生将来打算靠能力吃饭,那么选择热门专业,通过几年学习获得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技能还是值得的。可若是同学要靠文凭“吃饭”,还是清华名校更加具有优势,能够帮学生在毕业后获得良好的工作平台。
在长线与短线之间,同学们只要做好决定不后悔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