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差生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法考上普高、本科的局面下,不去考虑如何通过合理手段来改变这一切——比如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反倒是幻想出一个不切实际、掩耳盗铃的想法:那就是只要取消中职、取消大专,这样,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再差,也可以浑水摸鱼,通过吃大锅饭的模式,混上普高和本科。
当然我相信:差生家长的想法还真不局限于此:迟早有一天,差生家长还会要求实现人均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要求。
那么,中职教育和大专为什么得以长期存在?其实,社会需求决定如此。
1、中职和大专的使命
其实现代教育和古代华夏传统教育存在本质不同。
在古代华夏,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朝廷取士,即筛选适合当官的人。所以那时候,取得功名的人被视为“金榜题名”(搞笑的是,现在考个民办大专的,也叫金榜题名,真是笑死人了)。
而现代教育,其实本质上说,主体是给各行各业培养从业人员的:比如金融专业给银行、证券培养工作人员;建筑专业给建筑行业培养工作人员;机械专业给机械行业培养工作人员。
所以弄清楚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才能弄清楚,中职和大专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首先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实现人人坐办公室当白领的局面:有白领、就需要有水暖工、通马桶工,更需要有扫马路的环卫工。
而教育的本质,则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来筛选、分配学生未来的职业:
比如,学习成绩特别好的,擅长搞研究的,可以通过博士深造,成为科研岗位的工作人员;学习方面擅长应用的,可以从事工程师、会计师这样的职务;学习水平一般,但多少能学明白,能从事一般应用的,可以读大专,参加一线的工作;而连初中的内容都学不明白的,则分流到中职,毕业后当工人。当然,如果学习太差,初中毕业,知识结构还处于小学阶段的,那就直接扫马路。
换句话说:只要社会上还需要扫马路的,需要通马桶的,需要水暖工,中职和大专,就永远会存在。即便是中职和大专真的取消了,全民都实现人均博士研究生,那么,排名中等以后的,也该当钢筋工、泥水工,还是当钢筋工、泥水工——毕竟还是那句话,真心没那么多白领岗位,给相对不优秀的群体。
2、差生家长画像
鼓吹取消中考分流、取消中职、大专的学生家长,其实大多是社会层次低下而且好高骛远之辈:记得曾有一个鼓吹取消中考分流的差生家长表示看不起职业教育,他甚至鼓吹,这年头,月薪八千只够维持生活,只要读大学,就能当白领,坐办公室,年薪百万。
听听!说这话的人,多半是害了失心疯。最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肯定一个月赚不够八千块。而且他的子女,大概率也当不上白领,肯定做不到年薪百万。毕竟,如此智障低能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子女啥样,可想而知。
从差生家长对中职、高职只会耍泼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层次方面。
此外,还有的差生家长鼓吹:要分流,也得分流支持中考分流的人的子女。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和农村泼妇几乎没什么区别。
教育,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事儿,但愿相关单位守住底线,千万不要向低层次家长低头,千万守住教育底线:普高录取率,只能压缩、下降,千万不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