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清华北大的沉默: 大量留学生们的“学成不归”, 问题到底在哪儿

近年来的清华北大等高校每年仍然有大量毕业生选择出国,尤其是本科毕业生选择去国外读研的人数居高不下,在这之中有大量出国深造的学生选择在所在国就业、定居、入籍,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这些顶级人才们的学成不归已经造成中国严重的人才流失,而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留学生们对于出国留学目的的选择:是为追求知识还是为追求物质。

很多现今的留学生们都会选择后者,然而在晚清、民国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初,有一批批留学生前辈,作出了和今天留学生不同的选择。

心怀家国,留学生先辈的抉择

中国近代留学生制度始于晚清,公元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他们在美学习各种新兴工业,其学习之刻苦让美国人都为之赞叹。

学成归国的他们成为当时杰出的工程师、外交官、翻译家、海军将领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为清朝末期的社会经济变革做出巨大贡献。

此后,清政府又陆续向各国派遣留学生。1875年,一艘开往大不列颠的轮船上,一位来自福建的青年留学生从内心深处呐喊出掷地有声的话语:“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别无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愤然无悔!”

这位青年此行去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术,他叫刘步蟾。多年后,他成为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管带,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当初的豪情。

而这番豪言壮语,也成为当时留学生的写照:他们身上肩负的是腐朽帝国的未来,是风雨飘零的中华民族的命运,他们此行留学西洋,心中唯存“自强”二字,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给满目疮痍的祖国带去希望。

虽然没能挽救清王朝大厦倾颓的命运,但他们永远留在历史长河的记忆中:邓世昌、詹天佑、萨镇冰、严复……

清末新政时,腐朽的清政府也不得不承认西洋之学值得效仿,重新开启荒废已久的公派留学生计划。

此时的国际形势已悄然发生变化,一个叫做日本的国家在东洋大海中悄然崛起,它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朝,取而代之成为东方国家的代表。

清政府不敢相信小小的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后竟有如此能耐,因此开始向日本以及同样是新兴强国的德意志派遣留学生以求自强。

和几十年前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派遣出去的不光有学习知识文化的学生,还有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新式军队,清政府希望去学习立宪思想的留学生和先进军事理论的新军可以挽救自己的统治,使大清王朝万世一系。

可惜清廷打错了自己的如意算盘,这些喝着洋墨水,剪辫子、吃面包、喝牛奶、打篮球的留学生将自由与民主的思想播撒到这片土地;而被全新理论武装的新军更是直接成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成为武昌起义中革命军的中坚力量,将民主共和带到这片古老的大地上。

到民国以及新中国建国后,仍然有着一批批留学生满怀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决心,告别祖国去往他乡求学。

这之中有留学日本,弃医从文,用笔唤醒中华民族意志的鲁迅先生;有远赴法国求知,成为坚定共产主义者,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周总理、陈毅元帅、小平同志;有刻苦学习先进自然科学知识,本可在美国享受优渥条件,却甘愿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

这就是中国留学生的历史,他们在民族危难之时远赴西洋,用所学知识报效国家,正如少年周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是中国留学生的榜样!

外国空气有多甜?留学生的爱国情怀要培养

21世纪的中国国力越来越强盛,与之相对的却是部分留学生爱国情怀的缺失,杨舒平便是一个例子。

2012年,19岁的杨舒平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2017年5月,在夏季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中,代表中国留学生发言的她说道:“我在中国长大,那里的空气十分浑浊,从那里我只要出门就必须戴口罩,不然我会生病。但是当我在美国时,机场外的空气是如此香甜,我感受到了自由!呼吸不再困难,再也不会喘不过气来,每次呼吸都令人愉悦……”

然而这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诋毁,因为她生长于四季如春的昆明,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就在她乘飞机去往美国的前几天,昆明的空气质量都是优,又怎么可能让她难以呼吸呢?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向她新的“祖国”示好,为此不惜诋毁生她养她的故乡,以及和她同肤色同发色同母语的同胞。

事后面对中国网友的指责,她更是不惜用极其恶毒的语言攻击中国,好像中国不是生养她的母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现今的中国留学生中,杨舒平绝非个例,不仅不愿意回国,还对祖国诋毁侮辱的留学生大有人在,有时候也真的不敢相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自己的祖国怀有如此深恶意的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爱国教育做得还不够。

爱国主义精神本应是深深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深沉的东西,然而改革开放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某些风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理念,唯金钱是图的风气盛行,很多人被金钱蒙蔽双眼,丢掉了灵魂深处珍贵的东西。这种风气一旦和出国留学粘连起来,就极易滋生像杨舒平这样的中华民族败类。

因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要坚守内心深处的情怀!爱国是永恒的主题,每一位留学生都要谨记先辈的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每一位留学生都应肩负的责任,留学是为追求学问,而不是追求享受。

国家也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家庭、学校携手,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新生代的内心深处。

时至如今,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相比十年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件必须要持之以恒,永远坚持做好的事情。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涌现出一批批伟大的爱国者,以先辈的精神教育一代代后来者,相信每一位留学生乃至每一位中国人都会具有一颗爱国心,而当留学生都有了一颗爱国之心,相信也就不会再出现杨舒平这样的人。

分配制度落实好,莫要寒了人才心

作为留学生,有一颗心向祖国的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想要留住人才,只靠留学生自己的觉悟还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和社会应当创造良好的学术和生活环境,让中国在世界上更有竞争力。

很多留学生选择定居国外是因为外国有着比中国更好的条件,不少欧美国家的工业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那里的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我国,而且相比国内,那里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起步晚,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好,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我们能做的是一些更现实的事情。

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一直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举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按理说是十分合理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体现于不同学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比如说学机械、生物的收入要远远低于计算机,清华大学的生物博士拿几千块钱月薪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而相比于中国,很多欧美国家更加重视基础学科以及机械工程,这些学科专业在国外的待遇要远远高于我国,故能吸引一大批相关人才移居国外。

基础学科和机械工程是经济的根基,工业的命脉,平衡各学科门类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不仅仅关系到人才流失,更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平衡,如果只是一昧的发展互联网产业,中国的经济会变得畸形。

国家如果更加重视基础学科和实体经济,提高就业人员待遇,相信也不会有如此多的留学生不愿回国。

重视人才不应该是一句空话,新中国刚刚建立之时,面对那些放弃优越条件,报效国家的留学生、科学家们,一穷二白的中国已然拿出最大的诚意招待来他们,在困难时期,国家想尽办法把珍贵的肉食留下来给归国的科学家补身子。

毛主席担心不能照顾到每一位科学家,还特意强调一定要平均分配,让每一位科学家都能吃到肉。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国家的做法却温暖了归国留学生和科学家的心灵,就算物质条件再差,人们的心是热的,自然会倾尽全力去报答这样的国家

今天,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却好像舍不得给人才更好的待遇,很多大学生想要出国留学来获得更好的待遇。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硕博工资低好像成为共识,但这不是因为中国的贫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按理说我们完全有能力给人才们更好的待遇。

毕竟硕博肩负着学术和科研的重任,代表着中国的高水平人才,给他们更好的待遇,不仅能体现出国家对人才的重视,还可以向世人展现知识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此外,学术环境重要,研究人才要留住。有很多有志于科研的学生不愿意在国内发展,因为国外相比于国内有着更好的学术环境。

我国的科研起步晚,各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一些地方的学术环境浮躁而功利,向钱看齐的风气愈演愈烈,这些都是需要摒弃的,学术应该是纯粹的,国家和社会应当对学术界的不好风气进行整顿,建设清朗的学术环境。

加强对留学生的爱国教育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举措,一方面留学生要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操,“梁园虽好,终非故乡”,中国是自己长大的地方,那里寄托着最真挚的情感,尽管她不完美。

同时国家和社会以及用人单位一定要落实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给人才一个良好的科研和生活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努力后能做到的。相信在这样两头并举的措施下,中国一定能留住更多人才,留学生不愿归国的现象也一定能得到解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