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学生烂大街是传闻还是现实? “毕业即失业”现象确实随处可见

前一阵子写过一篇有关“国考报名”现状的文章,《国考报名冰火两重天:127个岗位无人问津VS两万多人争一个岗位》,看看标题似乎就能明白了点什么。

这就是当今国考报名的现状,平均岗位报录比达68:1,却也有127个岗位无人报考。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都呈大幅度上升态势,就今年,普通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就高达900多万。这么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大军,除本科毕业后少部分会继续深造外,其他大部分都跻身于就业争夺竞争中。

有后手、家里有矿的人自然不用怎么担心,苦了那些“三无”学生。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最终能够找到满意工作的少之又少。于是,大学生烂大街的传闻就这样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人读了大学反而不值钱了?

近年来由于特殊情况,又是“凡进必考”的现状,没有人助推时,拼的就是实力,玩的就是心跳。多数人即便找到了工作,却发现压力巨大、薪水没有预期的好,基本每月只有3500元左右。除却每月的必需支出,经常是囊中羞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些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有时还得家里来接济一二。

而现实中,缺人的岗位数量并不少,上千万岗位缺口无人愿选,甚至有二千多万个岗位招不到人,这缺口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边是招 不到人,一边是找不到工作,问题出在哪儿?有的是毕业的大学生不能满足某些企业招关条件。或者直接点讲,就是互相瞧不起!

在很多招聘现场,据知情人讲,有的学生开口就问待遇、有没现停车位、食堂好不好吃;而真正过问工作详情,谈自己却少得可怜……眼高手低成了大多数人的通病。

他们不知道的是,刚毕业能找到一份与自己实际水平相当的工作就很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不说大学生,当今有多少初中生也是这样,跟他们讲 “以后工作都找不到,讨饭都难”,就很不服气,好像所有工厂老板都是他的父母一样!

父母从小不是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好养成,而是花钱大手大脚,好高骛远。那些“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的说辞好象与自己无关,根本就是讲给别人听的。昨天我还在批评读初二的侄子,就知道穿好的、歇烂肉,仿佛天生自带光环,而其实都是“三无”农家子弟。

这山望见那山高,高不成低不就,这是有些父母的家庭教育出了大问题,导致子女有好高骛远的“毛病”,让他们与许多其实还好的工作机会都擦肩而过,进而也就形成了找工作难的情况。楼梯要一步一步地上,工作要从基层(偏远山区、乡村或街道办)干起!其实想找份普通工作并不难,只要能主动俯下身子,珍惜各种工作机会才能增加高的就业率。

人往高处走本无可厚非,但需要积累实力与人品。有的人就算找到了一份工作,却一般也干不长久(包括现实中的辞职不当老师现象)。他们只看到别人表面上的工作比自己的好,却不见人家背后的努力,个人的实力,尤其那看不见的吃苦耐劳、品德优良。

还有的人想走“捷径”,直接会摔个大跟斗。处处碰壁后才明白,生活很残酷,故事里的童话都是骗人的。

比较而言,多数985和211等名牌高校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会好一点;还有海外归国留学生,毕竟他们自身的含金量高一点——不服也没办法,毕竟人家的曾经付出比你多,高考成绩比普通人强;你此前又没有其它东西能证明你比人家优秀。

普通的二本毕业生,有的人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没有学校优势,可能专业也不是很好,会理性找个普通工作,放低自己的身板,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先;或让自己的学历再提升一个档次,努力获得更多的高级技术证书或专长。

普通大学本科生,如果不是有特殊才能,沉下身去,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如果有特长,有过人的专长,哪怕是专科生也很抢手。如果能吃苦,体能又好,高中生也有望找到较稳定的好工作,像某些乡镇的专职消防员、街道办事员等。

现在考公也很青睐普通本科生,如果自己竞争不过别人,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怨天尤人无济于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