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将本科专业按大类划分为十档,第一档里就是计算机、金融经贸等两个大类,生化环材毫无意外地被划分到了最低的第十档,本科专业也分层了,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专业分十档创作者的言论摘要
专业分“十档”的怪论
为了能进一步阐明笔者个人的观点,本人先将那位网友对所有专业划分的十档照录于下:
第一档:计算机类、金融经贸类;
第二档: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类、法学类;
第三档:电气工程类、教育学类、管理学(可实操的专业);
第四档:自动化类、能源动力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第五档:航空航天类、交通运输类、数学类、外语类;
第六档:物理学类、药学类、新闻传播类;
第七档:建筑类、土木类、机械类、其他医药及医疗技术类;
第八档:兵器类、核工程类、小语种类;
第九档:纺织轻工食品类、力学类、心理学、统计学类;
第十档:其他文史哲类、农林地矿类、生化环材类、大部分管理类、天文大气海洋水利安全类。
专业分档论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想请问这位或者是这一类“创作者”,其对专业大类划档分类的所谓规则是什么?可能他还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发明创造,或者看着流量的飙升而欢呼,可是其带给学生、家长的负面价值,何异于“谋杀”?
专业无分“好坏”,这是铁律,更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何来的专业分为十档,而且十档里还有很多专业都没有出现,是否这些专业就不入流了?
更别说,这样地划分除的十档,漏洞百出,无出其右者。在他的心目中,计算机类、金融经贸类属于第一档的专业,我想问这位“创作者”,人工智能专业属于第几档?这个超越了计算机类热的本科专业,可能在他心目中,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不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呜呼。
在笔者来说,这样的“创作者”,还是不要存在的为好。
作为考生或家长,需构建甄别网络言论真假及可用与否的能力
对于高考学生及家长来说,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的确能学到很多的东西、了解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但是,一定要具备甄别“信息真假”以及“是否有用”的能力,否则你看得越多,进入的误区就越深,最终在志愿填报时,害了自己、害了孩子。
高考志愿所填报的专业,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的专业,只能说是否适合自己,而不能分好、坏,更不能像上面的网友那样划分所谓的档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像这位网友所说的“生化环材”是第十档的专业,那么在双一流专业的评选中,有30所高校(不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材料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那么是否说明大家追逐的“双一流”大学方向是错误的?有好多“双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中只有材料一个学科啊。农林地矿类也属于第十档,那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们是不是应该归入第十档的大学?
最后,笔者重申,专业无分好坏、也不分档次,只有是否适合于自己。正如湖南那位女状元,坚持选择了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在于考古学专业与她的匹配,而不是大家心底里的热门金融、计算机或者外语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