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学生“满大街”,为何人才却紧缺?

□旷云希(湖南女子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前进,总体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总人口达到14.1178亿,而大学生的人数更是超过了2.18亿,平均大约七个人中就有一名大学生。还有,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909万人。可每年许多公司单位却说“无人可招”。不禁要问,大学生人数规模不断壮大,可又有多少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呢?

要理解这一人才问题,不妨先弄清楚何谓人才。

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泛指各行各业中的领军人物。这特别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只能说是“预备人才”。从总体上看,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能力和素质双优的人占比并不大,很多人只能“独步天下”甚至两者皆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们距离成为一名能为国家或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才,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一个比较直观的、能反映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标准就是就业率。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去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34%,占比不足一半。有时候,看到这么残忍的事实,有人或许会产生怀疑,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那还有必要进大学吗?尽管读大学不能立马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上大学当然有必要。毕竟能上大学就证明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领先位置,并且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所以说,大学是一个平台,更是一次机遇。

成为人才,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公平的机会,关键取决于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付出了相应的努力。每年教育部门都会公布一些优秀大学生名单,名单上的名字都是值得大家仰望的对象。他们充分利用了这一平台,抓住了上面的各种机会,成为了国家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都梦想成为金字塔顶尖上的人,可能到达的人寥寥无几,但这绝不是我们低头向下,而不去努力的借口。

看看所有出色的、被我们视为“人才”的人,他们的生活都不是每天躺在床上会周公,拿着手机追爱豆,一起组队游峡谷;不是空有理想抱负,吝啬付诸行动;而是规律生活,明确目标,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强悍的能力,并且在其它领域也拥有一定成绩,多面开花。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自己用改了一遍又一遍的方案,参加一次又一次实践锻炼出来的结果。在4月8日举行的北京冬奥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结束后,苏翊鸣接受采访时说“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他便是这句话最好的实践者。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人才,上了大学等于有了金饭碗。可几十年后,社会向前发展,大学生≠人才,已成为常态,甚至是常识。

作为大学生一员,我们更应该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这一局面。二十来岁的年纪,正值青春盛年,拥有社会最好的资源,却交出一份不及格的答卷,不知道若干年后回想起这段经历,作何感想?新时代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前人的使命已经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棒子即将交到我们手中,大学生们,该醒醒了。希望我们都可以一起努力,把握好这几年,谱写出一首首精彩纷呈的“青春之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