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门打开,要不然我就一脚踹开了!
门外一脸怒气、准备踹门的男人,就是本期故事男主角刘琦的父亲,而门内就是年过三十的刘琦,也是十几年前赫赫有名的高考状元。
刘琦已经大学毕业十几年,却仅仅工作了不到两年就蜗居在家,俨然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
此时,任凭父母在门外百般呵斥,他却理都不理,冷漠地将父母拒之门外,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
是什么让他变成今天这幅模样呢?
父母充满悔恨地对记者说,可能是他心里对我们有怨气。
然而,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气,能够使一个曾经的高考状元失去前途,变得如此阴郁落魄呢?
这一切还要从刘琦高考时说起。
悲剧的源头
说起刘琦,当地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因为在2002年的高考中,他曾考出了654的高分,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高考状元。
根据当时的学校老师说,他这个分数已经远超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但刘琦却没有报这个学校。
原来,根据清华大学的政策,刘琦想要报考的专业毕业后,需要到西部工作五年。
很多人或许不明白清华+西部工作五年的含金量,五年最低服役年限对应基层公务员,清华大学+西部地区对应特殊选调生机制。
在当时,刘琦如果能好好干的话,说不定五年就能升到副处级别。
然而,刘琦的父母却并不清楚这一点。
他们都是出生于农村的打工人,为了让儿子早点工作赚钱,也为了稳妥起见,他们最终为儿子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虽然说北航也是一个名校,但对比清华的光环还是逊色了很多,为此,刘琦十分的不满意。
然而,像大部分高中生一样,刘琦这条胳膊拗不过拗不过父母的大腿,最终,他只能遗憾地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专业。
北航其实也相当优秀,因此在最初的几年,刘琦过得还算比较充实。
但随着毕业找工作,当初没有去清华上学的遗憾就越来越大。
毕业后,刘琦被分配到陕西的一个大型企业,但工作不到一年,他发现这个工作不仅待遇低,还没有多少发展空间。
无论是想要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想要赚更多的钱,他都需要找另一份工作。
但没想到这一辞职,他就再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
一来他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二来父母对他的期待也比较高。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一个高考状元,怎么能只赚这点钱呢?
其实,这些压力是正常的,对于没有能到清华上学,刘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怒气,最让人感到失望和绝望的是,一直是父母给他的压力和对他的态度。
辞职后他想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但父母总觉得他是不想工作。
同时,他性格内向不爱和人交际,这也让父母觉得他有问题。
由于父母的不理解,刘琦和父母的矛盾越来越深,而这份矛盾,终于在2011年爆发了。
这一年,刘琦的外祖母去世,他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奔丧,没想一回来,父母竟硬生生地把他抓到了精神病院,还一抓就是四次,先后在医院被关了七个多月。
这也正是开头刘琦不愿意给父母开门的原因,他害怕,父母这次又要强行抓自己去精神病院。
那么,刘琦的父母为什么要把他强行抓到精神病院呢?
经过半个小时的拉锯,把自己关在门内的刘琦终于拉开了窗帘,不情愿地邀请记者进房间来采访。
可以看出他的态度依旧十分戒备,但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不难发现他虽然拘谨,但言语正常,逻辑严谨,一点也不像有什么精神问题。
而且,尽管已经在家蜗居好几年,但刘琦的生活十分规律。
他每天十二点之前睡觉,五六点起床,并且他一直正在自学电子信息技术,还说等自己学到一定成都,就可以出去找工作。
总得来说,刘琦的生活比一般人还要自律和充实,这一点也得到了刘琦父母和邻居的肯定。
然而,对待刘琦的精神问题,父母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矛盾的激化
母亲王丽说,刘琦一直不去工作很让她担心,但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刘琦对待家人的防备和冷漠。
他常常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甚至见了亲戚邻居也从来都不打招呼,这让王丽和丈夫刘峰觉得,这肯定是精神有问题了啊!
于是,王丽和刘峰曾前前后后带刘琦去过四次医院,但每个医院的说法都不一样。
有的说是抑郁症,有的说是封闭症,不过大问题基本一致,那就是精神分裂症。
然而,断断续续住了四次院,刘琦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不仅如此,夫妻俩谁也没保存下什么条子和病单。
到现在,他们还是说不清楚刘琦到底是什么病。
曾经在一次住院后,刘琦主动提出过外出找工作,这让王丽激动万分,以为刘琦变好了。
没想到他忙活了一阵,最终却还是不了了变回原样。
王丽怎么也想不明白,刘琦小的时候明明那么活泼可爱,为什么长大了会变成这种模样?
对于这一点,父亲刘峰其实十分清楚。
他说,都是因为他和妻子早早地外出打工,没有给刘琦情感生活上的支持,这才使得儿子性格孤僻,情感淡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小学的时候,王丽和丈夫刘峰早早地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下刘琦一个人。
就像所有留守儿童一样,他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沉默寡言。
然而,他的成绩却一直很好,俨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学霸。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丽和刘峰这才没有发现隐藏在成绩表面下的,刘琦的性格问题。
对于没有让刘琦去更好的清华,他们曾经也有过一丝悔恨,但没有上清华只是一个引子,刘琦的今天以及与父母的生疏和矛盾,或许早在他成为留守儿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如今,王丽和刘峰仍旧各自在外打工,这次为了儿子去医院的事,才好不容易从外地赶了回来。
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记者让刘琦主动去医院检查,也希望他可以重新开始工作。
然而,等到记者第二次到来时,刘琦不仅不愿意露面,连通往二楼的木门都锁上了。
附近的邻居只能搬来梯子,直接上二楼打开了房门。
见状,刘琦也只能打开房门,烦躁不安地让父母进了门。
一进门,父亲刘峰就开始了对他苦口婆心的劝说。
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为什么?也是为了你读书,你缺少家庭温度,难道我就幸福吗?
刘峰苦口婆心的与刘琦沟通着,身后的王丽则默默的擦着眼泪。
夫妻俩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本应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结果唯一的儿子却没有能独立,怎么让人不焦急?
从刘峰的话语中,可以听出他们父子的感情并不太好。
事实上,夫妻俩的感情,以及夫妻俩与刘琦之间的感情都不太好。
虽说是外出打工,但夫妻两个是两地分居各干各地,不仅彼此很少联系,就连和刘琦的联系也因为忙碌而十分稀少。
夫妻俩说,这么多年来,他们就像是刘琦的提款机,只有在要钱的时候他才会叫他们一声爸爸妈妈,其余时间一句话都不会多说。
但这一点他们自知理亏,也不想再追究,现在他们也没有什么要求,只想要刘琦去医院做个检查,这样都不行吗?
对此,刘琦一脸烦躁地拨弄着电脑鼠标,嘴里始终只有一句,不去。
磨了一会儿,刘峰终于失去了耐心,他暴躁地抄起一根木棒冲到卧室,想要一棒子打醒这个不孝子,然而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
被劝下来后,刘峰余怒未消,突然将枪头掉转王丽,指责说都是她的错,如果不是她说要出去打工就没有今天的事。
对此,王丽也不甘示弱地骂了回去。
都是他不好,我们两个关系一直不好,我才出去打工,所以都是他的问题。
两个人一顿互相埋怨,都是焦头烂额,但事已至此,埋怨已经没有了用处。
不久后,刘家的亲友们纷纷赶来,他们轮番上阵,试图劝说刘琦去医院。但刘琦始终抱着手臂,十分抗拒。
眼见刘琦根本听不进去,亲友只能用力拉扯起来,只见人群簇拥着他一阵混乱,似乎随时都要打起来。
最终,刘琦拗不过家人们,只能关掉电脑,拿着手机跟着他们来到了医院。
迷茫的未来
来到湖南省脑科医院后,刘琦主动走到了前面,也没有再抗拒。
事实上他抗拒的并不是看病本身,而是家人对待他的态度。
接下来在医生见面时,刘琦也十分坦然,那么他是否具有精神疾病,又是否需要接受精神治疗呢?
医生给出的答案十分中肯: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精神问题,要和他之前做比较,如果他之前存在孤僻冷淡的性格,那可能就是人格障碍,但如果是出现在18岁之后,只能称之为人格改变。
刘琦虽然很早就表现出内向的特点,但他能参加高考并顺利读完大学,说明他基本的社会功能没有问题,因此,不能称之为人格障碍。
然而,和正常人相比,他的精神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刘琦前后的变化和之前的情况来看,医生初步判断,他具有轻度的精神分裂的偏执性。
这种精神症状,和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如长期生活在受压迫、紧张的环境下,就会导致神经过度紧张和压抑,从而造成一定的精神问题。
不过,具体问题还要要具体分析,刘琦虽然的确存在精神问题,但从他的状况来看,还远远没有到入院治疗这一步,只需要用药物来治疗就可以。
闻言,刘琦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里,刘琦显然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起来。
或许是记者的到来为他到来了一个倾诉的窗口,这一次,他主动邀请人进他的房间,还展示了他的小发明。
那是一个电子显示器,他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着代码,与此同时,屏幕上开始闪烁起节目组的名字,让记者们大感神奇。
可以看出来,刘琦的专业技术十分扎实,每当说起这些的时候,他的嘴角还会掠起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或许,只有在数字代码间,他才能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价值和自尊,而这些东西也正是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他希望自己不断积累知识,从而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事实上,他之前也曾外出好几次找工作,但都不合适,所以才退回来继续学习。
先生存再发展,一步步地走入社会,然后娶妻生子,刘琦的心里又何尝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他每次想要迈出去,都缺乏最关键的一丝勇气。
如果他当初能够坚持上清华,或许结果就会有很大不同,但或许也没有什么不同。
拘束他发展的,不仅仅是所读的学校,还有父母的视野、自己的性格以及种种能力。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的确有一点的道理。
在刘琦充满光环的戏剧性的前半生,最让人可惜的,不是他没有能够去清华上学,而是他与学习能力不匹配的性格能力。
但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少全美之完事,人到中年,路都是自己走的,他也只能努力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