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人类产生语言,目的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每个人在每天的日常生活里,都要说很多句语言,并且,每句语言往往要在特定场合和环境下说出,才能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意思和思想。
比如,人们上街购买任何物品,通常以“买东西”来统称。
但是,“买东西”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词汇,无法具体描述出究竟要买什么,可以指代购买的一切物品。
东西只是天地之间的两个方位,按照思维逻辑,人们购物时为何一定要说“买东西”?而不能说“买南北”呢?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现代人对它似是而非,无法准确说出它的典故。
实际上,古人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先生当年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问自己的学生,学生的答案让他非常满意,他忍不住直夸学生有思想。
相传,朱熹当时正在上课,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突然间,一名挎着篮子的女子出现在学堂,她的脚步声即刻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有的学生甚至盯着女子打量,忘记了课堂的纪律。
朱熹看到课堂的氛围被打扰,本想教育大家重新转移注意力继续听课,但他灵机一动,就顺势借此机会向大家提问,想考察一下学生们的随机应变能力。
朱熹问道:这个女子手里提着的篮子想必你们都已经看到,那么我想问问大家,这个篮子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从古至今,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这样平淡无奇的问题,如果放到现代社会,会被认为是误人子弟,然而,朱熹生活的时代,正是“理学”兴盛的时代,理学推崇“格物致知”,强调人们在推究事物原理的过程里获得知识。能这样获得知识的人,通常被看作是智者。
大伙不愧是朱熹的学生,对先生的意思立刻领悟,纷纷发散思维踊跃发言,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一名学生喊道:先生,她提着篮子肯定是去买东西的。
朱熹看到大家兴致颇高,接着发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去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谁能答出买东西是什么意思?
提出这个问题后,朱熹也感到很难堪,因为他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想通过这个问题来看看大家是不是喜欢思考的人。
学堂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大家顿时陷入沉默。突然间,一名10岁的孩童,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先生,我知道是怎么回事。
朱熹眼睛一亮,示意小家伙来回答。小家伙说:人们所讲的买东西,我觉得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应该指的是方位。按照“五行学说”来讲,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间属土。篮子属木,遇到火会燃烧,遇到水会泄露,唯有木和金能够被篮子接纳。所以,上街上购物就变成了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或者买中。
一名10岁孩童能有这样的见解,立刻赢得了其他学生的掌声,朱熹更是对其刮目相看,连连称赞他讲得好。
从朱熹和学生问答的故事里,似乎解决了人们对“买东西”这个词汇含义出处的疑问,实际上,孩童的回答完全正确,“买东西”的意思就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关于“买东西”的典故可不止这么一个。
朱熹与孩童问答的故事,在明代崇祯年间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
清朝文献记载,崇祯皇帝某次跟群臣讨论问题时询问一些物品的市价,凑巧说到了买东西,就顺势问群臣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大臣周延儒说出跟10岁孩童差不多的答案,但他的观点略微不同,他说南北为水火,水火历来不能相容,因此只能说成买东西。
这些故事毕竟是古人在文献中记载的,是否真实很难说清。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百家讲坛》的于赓哲教授前些年曾专门讲过“买东西”的出处。
根据考证,“买东西”一词的说法在明朝中期才出现,之前在人们的语言交流里不曾有过这个概念。
那么,这个概念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界还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定论,不过,一些文献还是或多或少给出了还算靠谱的论证。
第一种记载这样说:汉语以简洁凝练、含义丰富而著称,汉语的言说方式非常推崇省略的方式,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更丰富饱满的意思。比如,人们描述一年四季时,通常用“春秋”来表示。方位有东西南北中,就一概而论统称为东西。人们出去购买物品时没有明确表示要购买的内容,就得需要一个大概念来包容和概括,而最大的概念莫过于五个方位,因此,“买东西”一词就应运而生。
第二种记载指出:从明朝中后期以来,国内外的贸易相当发达,中国与东洋和西洋的交易非常频繁。所以,跟东洋与西洋的交易就变成了购物的代名词,逐渐衍生出“买东西”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第三种说法认为,“买东西”跟古代市场的格局有关,人们在东市买马,在西市买鞍,东西二市相结合,满足了人们的购物要求,所以称之为“买东西”。
由此可见,“买东西”这个说法的由来,要么跟汉语推崇省略的语言特色有关,要么跟东西方商贸往来的交易传统有关。至于第三种说法,认同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学者认为第二种记载更可信。
朱熹与10岁孩童的精彩问答,更像是理学家为了宣扬“格物致知”的理学观念,而杜撰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