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以为,我国留学生出国留学后回来的比例不高?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从1978年到201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不算还在学习的,共有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这个比例其实已经很高了。
这所以很多人认为留学人员回来不多,可能是指清华、北大这两所我国顶尖级学府,清华北大每年的毕业生中,有超过20%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但根据纽约时报的数据:留美博士毕业后大部分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其中中国的博士最多,选择留下来的占了中国留美博士总人数的92%,比例高居全球第一,第二名为印度,占81%。
这个数据真实性有待核实,但说明留美不回的学生中,中国占据着很高的一个比例,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清华、北大的留美学生执意留在美国,不愿意回国效力,甚至有一些回国发展几年后又重新选择出国发展的,像清华大学的才女颜宁,在国内没有评选上院士后,前往美国。北大许晨阳,2017年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18年荣获“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却在回国6年后,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类似的还有之玮、朱歆文和张伟,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很大,但这些人全都留在美国发展。张伟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朱歆文是美国西北大学任教,子玮与许晨阳同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有很多不愿意回国的留学生,在说到为什么不愿意回国效力的时候,总把原因归于国内的环境等外部因素,如:认为中国学术氛围不好,弄虚作假现象太多,潜心研究的不受欢迎;学风过于浮躁,急功近利,追求功名,欺上瞒下之风盛行;论资排辈严重,青年科学家研究经费得不到保障。
不回国可以有千般理由,想回国的却不需要理由!
同样是科学界顶尖人物,作为社会地位极高的留美博士施一公,在美国有非常优渥待遇和最好的专业发展前景,但他还是在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归国回母校清华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施一公曾说:
“国内科技、教育体制、大学科研和教学,都与美国一流大学有相当的差距,中国正在为此而努力。我会发自内心地为清华、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付出更多。”
无论是钱学森,还是施一公,他们毅然选择回国效力,他们从没想过回国还需要理由。
任何国家和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的祖国还在发展中,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们的条件还没有美国那么好。但正是这样,才更需要这些留学生回来效力。
等到我们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相信每一个留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