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笔者想说一说如今新高考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虽然说,我们一直在强调给学生减负,新高考也有给高考生减负压力的本意,但从新高考改革实行方案来看,从改革前语数外加三门文或理科,到改革后的语数外+选三门,这样在数量上看,科目没有减少,并没有给高考生减负,而且从调查得来的学生实际感受上来看,学生们的负担压力跟改革前的学生没啥差别,一样的重;
图/新高考选课制度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选科的问题,现行新高考方案缺乏前期的方向引导期,学生很难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导致跟之前的文理分科没啥区别。有的朋友可能想说,学生在高中选科的时候,不是有高校专业选科要求和教师指导吗?对,是有,但我们不能妄想在短短一个月内找到自己的未来专业方向。法国在早期实行方向指导期(职业选择、人生规划)的时候,在初中的后两年里进行,就这还被家长反映指导期太短。而我们才通过个把月的摸索就要督促学生选科,仓促决定孩子的未来,是不是太儿戏了?!
图/法国方向指导期制度
所以,笔者建议,新高考方案除了已经采用“三人行教育理念”里的理念、选科、走班制、专业组录取制等,还要加上“三人行教育理念”里的初中三年教师对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及职业方向的引导,用于高中选科的方向指导;还要加上如“三人行教育理念”里那样,大学专业大类精准的对标高中学科,进而减少高中必选科目的数量。
图/《三人行》小说封面
说完新高考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咱们聊一聊新高考方案是如何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实施的。
2000年左右,有位教育人物,他是韩寒,很多80后90后可能都知道他。韩寒在2000年初发表多篇文章批评应试教育,在《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中,他大批特批教育全才的目的,而他主张在学习基础学科知识后往专才方面发展。
图/韩寒
韩寒在文章中说到“我们最终需要的人才是专长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攻什么,为直达目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我曾从《知音》杂志上看见一个处境与我一样又相反的人,他两次高考数学物理全部满分,而英语语文不及格,最终他没能去大学,打工去了。所以,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
不管韩寒的文章有没有被代笔,而以其名义发表的文章直指当时教育要害,也为后面徐孟南创立“三人行教育理念”做了启蒙作用。这是值得称赞的。
图/蒋多多
2006年的时候,有位高考新闻人物,她是蒋多多。蒋多多在当年高考上故意用蓝色笔答题,并附上自己的教育建议,希望以考零分的方式向教育部门传达她的教育观点,改革教育。据《高考零分声》记载,“蒋多多只和自己相同身份的分数差生很热情。她觉得差生特别可爱,他们活泼,能给人带来欢笑,重人情,会关心人,不像有的分数优生连机器人都不如。他们差生也有特长学科,也有喜欢的科目,可一科出色也和大学无缘,也和老师的关注无缘。她还认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的天赋,老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兴趣并把他的兴趣发展起来。她有时甚至认为:站着的差生比跪着的优生伟大得多。”
当年,蒋多多这一教育思想受到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蒋多多道出了差生们偏科的现状,并表明如果在合适的教育和高考方式下,差生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对徐孟南创立“三人行教育理念”有着积极影响。
图/徐孟南
2008年,是个多事之秋的年份,在这一年,教育界也有大事,比如与新高考改革有关的高考零分考生事件,此年延续2006年的蒋多多、2007年的陈圣章,一下子再次涌现三位高考零分考生:徐孟南、张强(化名)、吉剑。他们三位都是旨在利用高考零分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徐孟南,直接在高考试卷上提出自创的“三人行教育理念”。至于“三人行教育理念”的内容,大家可自行查看“三人行教育理念历史记,徐孟南的探索宣传,高考零分生的努力成果”。大意是小学进行快乐式教育,初中时段,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甚至未来的职业方向,初中毕业前每个学生书写职业报告;高中阶段,根据学生意愿和职业报告以及大学专业学科指导进行选科,然后进行走班制学习。高考录取按照大学专业组或者专业大类排名进行录取。
图/教育之路
徐孟南根据前人(韩寒、蒋多多)以及自己作为高考生的体验,自创的这个“三人行教育理念”被于2014年开始的新高考实施。“三人行教育理念”里的以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及未来职业方向理念、选科制度、走班制度、专业组等核心制度被采用在新高考上。文章开头的方向指导期和减少科目选择也定是新高考的未来方向。
图/偏科问题
就拿上述韩寒提到的一个学生的例子,按照“三人行教育理念”的理念和体制来看,他可以主修数学物理,同时必修日常生活知识课和体育课。当然,你想当全才,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全部主修,在“三人行教育理念”里也是可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