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这个概念在多年以前,可以称得上是“精英”了。在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高教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虽然读大学的机会确实多了,但这个群体始终代表了“知识一族”。
或者可以这么说吧,正是因为大学文凭已经算不上稀缺,所以将子女培养到高校里接受教育,更成了家长们普遍的目标。不然就属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
不过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或许供子女上学的初衷有些不一样。培养学生到底应不应该图回报?这个问题激发了很多人思想上的碰撞。
“毕业就远嫁,供你上学真亏”,家长埋怨女儿
笔者的亲戚小芸是个应届大学生,在一所专科大学就读。早在大一的时候,她就跟学校社团里的一位男生谈朋友了。
因为两人一直很合得来,又是比较有主见的人,决定毕业后就取得“正果”。但对方是外省人,虽说在当地也是不错的省会城市。
可对于女生而言却是妥妥地“远走他乡”。家长对大学生的抱怨也很直白:“那么多女生早就不念书了,我供你读完大学,以为你能找个条件更好的,我们也能沾光。想不到毕业就去外地,又没条件接我们过去,供你上学真亏。”
其实,家长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抱怨女生不考虑对父母的回报。培养她这么多年,好像既没能在经济方面得到回馈,又无法在身边照顾他们。
起初,听到这样的话令笔者有点意外,但去网上看看,发现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其实并非个例。特别是家里有女生,就更容易出现这种一旦觉得“没回报”便后悔供学生上大学的抱怨。
培养学生就是为了回报吗?家长的态度,在网上引起“两面评价”
或许是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差异,你会发现不同的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父母期待子女“回报”,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反感。
在我们的传统概念里,有个词叫“养儿防老”,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难以认同这样的初衷。家长对子女的那份爱,本该是出于一种本能。
倘若培养学生不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得到回报,这样的爱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私”呢。
所以,有网友坦言,也许那位女生正是看清了家长这种心态,所以对留在父母身边没什么留恋。家长抱怨女儿的时候,也应该分析一下自己有什么问题。
另一些家长则认为,这对父母的抱怨很正常。我们可能嘴上都在讲着对子女要“无条件地付出”,但实际上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不期待回报呢?
普通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也意味着从她上学开始不断提供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撑。看到学生毕业后马上跟着别人去异地生活,换成是自己的话未必不会感到无奈。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这对家长的思维方式,还是局限在了表面。与其说讨论是否该供学生读大学,不如去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一个女生宁可远离家长。
倘若只是归结于她和男生,也许家长永远意识不到问题的本质。以后与毕业生之间,还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
首先,如果这是本来就向往去其他城市发展的女同学,那么家长更多的也应该是替她高兴,支持她为自己的理想努力。
其次,如果她本身并非这类毕业生,那就更说明父母可能在这些年的教育过程中,没能给学生提供比较明显的帮助。除了基本生活,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多半没给过学生多少正确的指导。
所以对于这类毕业生而言,会认识到就算自己读完大学回到家长身边,也难以获得多少支持。这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会那样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评价家长的这种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