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成绩出炉! 父亲放话“考哪就在哪买房”, 录取结果一出, 老爸郁闷了!

高考结束了,在大家都沉浸在等成绩的忐忑不安中时,一位父亲却因为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在家喝起了“闷酒”。

原来爸爸为了激励儿子,曾向他许下承诺:

“你考到哪个城市,就去哪个城市给你买套房。”

结果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一想到北京的房价,满心欢喜的爸爸又有了一丝惆怅:这要如何兑现承诺?

看着视频中儿子开心地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网友们纷纷调侃:

“唉,我也想要喝闷酒,孩子不给机会啊!”

“这‘坑爹’坑得漂亮,前程似锦。”

“我希望有一天我儿子能这样对我。”

在对这位“快乐并痛”的爸爸羡慕之余,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教育孩子的成功之道——鼓励式教育。

1

鼓励式教育,可以让孩子走更远

泰国广告短片《努力一点点》,曾感动无数人。

男孩很爱足球,却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但妈妈却一直鼓励着孩子:

足球教练私下告诉妈妈孩子的基础不好,妈妈却转身告诉孩子,教练夸你很努力,还可以再努力一点点;

孩子落后于人,十分沮丧时,妈妈告诉孩子再努力一点点,超过前面那个人就好......

就这样,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让自己一直在进步的路上。

最后还在比赛中,为队伍赢得关键的一个进球。

这便是鼓励的力量,被鼓励的孩子,就像是被爱浇灌着的花朵,总是可以开出灿烂的花朵。

正所谓“孩子活在父母的嘴里”,父母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孩子、认可孩子,孩子便能从中获得信心,拥有更多学习的动力。

反之,父母总是放大孩子的缺点,常说打压孩子的话,那孩子便会变得自卑、敏感,甚至自暴自弃。

一如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对一所普通小学的校长和老师说,要给学生做一个“发展潜力”的实验,然后从六年级的诸多班级中随机抽出一部分学生,告诉老师,这些学生是学校最有发展潜能的。

八个月后,罗森塔尔等人再次来到学校,惊喜地发现,这些随机抽出的孩子,不论是成绩还是智力,都有着明显的进步。

因为有所期望,所以会在无意识中肯定孩子,孩子在接受到这种积极的期望后,对自己变得更有信心。

鼓励亦是如此,每一次正确的鼓励,都是一场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从中得到养分。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被鼓励大的孩子,满腔都是自信,自信带来力量,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在成功路上走得更远。

2

鼓励式教育,可以让孩子走更久

教育实践家苏赫姆林斯基曾说:“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而自尊心和上进心的建立,恰恰来自父母的鼓励。

朋友的儿子洋洋是在打压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和大部分家长一样,妈妈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的一切:

孩子的语文考了第一名,妈妈不但没有表扬,反而质问为什么数学只得了第三;

孩子在吃冰淇淋时,不小心弄到了衣服上,妈妈便责怪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孩子写完作业后想要玩一会儿玩具,妈妈就说孩子“玩物丧志”、“心思不在学习上”

......

没有鼓励,只有谴责。

久而久之,洋洋心中的委屈化为不忿,不仅学会了顶嘴,还用越来越差的成绩,来反抗妈妈的打压。

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最终学会的也是否定自己。

就像三毛在给父亲的信中所写:

“这一生,我的丈夫欣赏我,朋友欣赏我,都解不开我心里那个死结。

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

年幼时缺失的肯定和鼓励,纵使成年后,依然会是心中的痛。

而被鼓励着的孩子,眼里没有“失败”,身上披有“光芒”,就算遇到困难与挫折,也不会轻易被打倒。

因为鼓励带来的骄傲感和荣誉感,足以让人拥有跨过荆棘的勇气和能量。

很早以前,在纽约市哈林区的贫民窟,罗杰·罗尔斯还是一个总是搞破坏的孩子。

校长曾这样鼓励他:“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

罗杰·罗尔斯很吃惊,因为他的学习很差,但“纽约州州长”几个字却如同种子一样,埋在了他的心里。

从那之后,他总是会在无意中,以“州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他开始勤奋好学,积极向上。

在不懈努力下,他真的成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教育从来不难,用鼓舞唤醒内驱力,让孩子走得更久,这便是最好的方式。

3

好的父母,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这种赞许心,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应当利用,然而不可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了效用,反不如不用。”

教育家陈鹤琴如是说。

所谓鼓励式教育,是建立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乐观、不放弃等特质,然后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它不是简单的口头“夸夸”,也不是纯粹的物质“奖励”,它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把握鼓励的度,注意鼓励的方式,如此,才能得到恰到好处的效果。

尤其是在鼓励孩子时,要避开下面这三个“坑”:

1、不夸孩子无法改变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惯性夸地孩子一句:“你真聪明!”

看上去,听到夸奖的孩子很高兴,但这种夸奖其实是无用的,因为“聪明”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改变的一件事情。

这样夸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天才”,不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

夸得次数多了,孩子便会飘飘然起来。

正确的鼓励,应该是鼓励孩子可以改变的事情,比如细心、耐心,观察力等。

这样的鼓励会成为一种正面的肯定,得到夸奖的孩子,则会在这一方面更加自信。

久而久之,孩子被鼓励的某一能力得到锻炼,也会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肯定和赞美,如此,自我驱动力便形成了。

2、不夸孩子所做事情的结果

直接夸结果,也是父母在鼓励孩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的误区,因为结果是最容易看到的,比如考试成绩。

然而,我们夸孩子的什么,孩子的目光便会追随什么。

夸结果,自然也会让孩子把关注点放在结果上。

这便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焦虑的情绪。

正确的夸奖,是夸过程中孩子的表现,甚至可以具体到很小的细节上。

比如,不夸奖孩子做出一道题这个结果,而是夸奖孩子面对难题不放弃的精神。

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有“被看见感”: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关注中。

这样的鼓励,自然也带着爱和温暖,孩子会更相信父母的话,并按照父母鼓励的方向去努力。

3、不要只夸不指导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在做数学题,做完第一遍,答案是错误的,妈妈在一旁说:“加油宝贝,你是最棒的。”

孩子听了妈妈的鼓励后,又有了劲头,又从头做起了那道数学题,但很可惜,答案还是错误的,妈妈在一旁又说:“没关系宝贝,你是最棒的,再来一遍。”

孩子叹了一口气,含着泪水又做了一遍,可还是错的,妈妈这时又说:“加油孩子,妈妈相信你......”

妈妈的话还没有说完,孩子已经嚎啕大哭起来。

有的困难,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这个时候我们不仅需要鼓励他,还要有一定的指导:

“加油宝贝,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不然,再多的鼓励,都会像一句敷衍。

鼓励+指导,孩子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发现在自己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事情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自信和快乐便也随之而来。

点个【赞】和【转发】,从现在开始,学会“闭嘴”,不说打压孩子的话,带着心和技巧,用鼓励滋养孩子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