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几天时间,总会匆匆而过的。
为啥教育部给五六天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时间让考生填志愿?
实际上,这里面门道不少,就是要让大家充分分析研究,但是对于大多数高考学生和家长想做到面面俱到,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真的不少。
有些人会充分利用好几天时间,研究吃透报考指南和招生计划两本厚书,并且会去找来意向院校的招生章程看一看,做到心有成竹、胸中有数,最后果断地在线把报考院校及专业的志愿填好并提交,完后可谓是万事大吉,静候佳音。
有些人则会甩手给家里,让父母去填,或者父母放心让孩子任性填写,最后赶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
在现实中,每年都会呈现出这样一个景象:前者的比例有不少,后者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而后者常常会出现一些小尴尬,就是因为太大意了,以为填报志愿没那么难,根据资料和字面意思,也可以“顺畅”地填完。
恰好,经常会因为这种情形,而导致所填的志愿无效,没有作数,而此时就算后悔也没用,就算肠子悔青也没用。
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最后阶段,填报前一定需要注意这四点,也能给自己上了份保险。
而如果没注意这4点,估计最后肠子都要悔青!
01验证招生章程
初步填好大学专业志愿后,在最后提交前,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看所填的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不是招生简章,相比较简章这样的广告来说,招生章程可以说是大学招生的总体要求。
一般情况下,招生简章需要考生自行通过各个浏览器,选择搜索通道进行搜索,搜索关键词句就是“XXXX大学202X年招生简章”(当年),还可以到学校官网去站内搜索,这些方式就可以找到该校的招生章程了。
在招生章程里,考生可以通过里面的重要信息,认真核实清楚自己填报的是不是有效志愿,其志愿是不是按该校的要求来填写的。
看招生简章主要看什么?
关注重点:办学地点,学习年限(中医本科学五年),性别要求,身体健康要求,学费,认可加分与否,专业分数级差有无规定,投档比例,录取原则(志愿优先、专业优先还是分数优先)、外语专业或其他专业或中外合作专业对外语或其他某一单科成绩的要求等
此外,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所填的专业,了解充分,而不只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或想当然,最好去该大学网站搜下该专业的开设主干课程,避免有你不喜欢学的课程,以免后悔。
02做好最坏打算
拉开层次:重新检查一下所填的院校及志愿(组),从整体上来核对一下,看看院校的层次是否呈现出来,有机会或有可能冲一冲的学校排前面,个人最想去读的好学校或经济发达城市院校相对来说需要靠前,并且结合各校往年招录位次及距离相应录取批次线的分差情况,进行合理排序。
填好志愿,实际上就是要读一所大学的专业。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保自己想去的两、三所院校里面能够在冲、稳的层次中有一所录取的可能。
注意一点,往年学校所有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不都是最低投档线,最低投档线是该校最没人报考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就是一般可视为该校的垃圾专业。好专业和差专业有多则几十分十几分少则几分的分差。
因此,有的时候,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都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预留好足够的层次空间。
具体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当年考试难度、同批次上线人数,参考自己本年高考省排位在去年对应的省排位上下的一定空间,划定一个冲、稳、保的幅度和范围。
冲、稳、保大致要有布局规划,而稳的位次就需要定在实际省排位水准的(上下)附近,然后设置一个比例,比如:冲12-15组,稳15-20组,保15-18组,具体比例要结合自身条件,各有针对。
这样,层次区分了。
而在冲、稳、保的志愿里,进行策略选择:
冲的学校,最好花时间搜索下往年(最近两年)该校各专业录取分数,在靠近该校最低投档线的专业里找你能接受的;稳的学校,缩小一下上下幅度空间,在里面确保有更多你喜欢学、愿意学的专业;保的学校,比如一本线上的考生可以选择一到三所院校是往年的二本(省内,也包括省外),尽量保证有你喜欢的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此外,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失算,那么我们要做好万一的最坏打算就是最后序号之前的志愿都没有进入投档状态,这就需要最后一组志愿一定要守好阵地,也就是要填一所我们能接受的城市的院校及专业进行垫底。而这个选择,一定要与我们的省排位对应往年的排位往后有一定距离,或者在超过某一批次投档线的前提下、在近几年都比自己距离某一批次投档线的距离更近不少的院校及专业。
举个栗子:假如今年的成绩是500分(超过一本线20多分),省排位是60000名,那么可以将垫底的院校及专业定为前年、去年的省排位在65000名甚至70000名可以录取到的院校,或者是往年距离一本线上几分或10多分能录取到的院校。
这当然是大致的情形。本科填报是如此,高职大专填报也是如此。
03一定服从调剂
填报志愿里面有个选择题,叫做“服从调剂与不服从调剂”。
很多人都会遵循自己的真实意愿,不想调剂的话就选“不服从调剂”。
不少考生都会这样做。
但是,这样是很危险的。
很多人填不服从调剂,最后我都劝他们,建议都改成:服从调剂。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填调剂,有可能会退档或滑档。
虽有服从调剂和不服从调剂两个选择,自然就必须要填调剂,没有他选,因为谁也不能确保一次投档成功。
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答案只有一个:避免滑档或退档甚至是落榜。
当前很多省区都是实行平行志愿,即每个报考志愿的考生就只享有一次投档机会。
投档一次,这意味着:如果你被一个学校投档了,然后匹配你填的专业,按他们招生章程里的录取规则进行从先到后录取,但是在投档时,招生学校或省考试院会按一定比例(如1:1.2或1:1.1或1:1)来进行投档。
什么意思呢?
如果投档比例是1:1.1,就是学校某专业招50人,会将55人投档,以便他们从里面可以挑出不符合要求的,最后录满符合要求的50个人。
所以说,如果被投档进某一个学校某专业(组)的考生,在预录取的过程中被筛选出来,没有被选中录取,而假如这个考生在该志愿处选择“不服从调剂”,那么该校就不会将该生调剂到该校没有录满的专业,而是会将该考生档案退回到省考试院,也就意味着该生被退档。
那么接下来,在这个招生批次,该考生没有第二次投档机会了,就可能滑档到下一批次。换句话说,本来是本科批次,结果由于退档、滑档,就会进入到高职/大专批次进行录取。
如此结果,毕竟是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
当然,有人会说,要是调剂到我不想读的专业,怎么办?
这里我们需要考虑三点:
其一:专业选择“主动调剂”,尽量在选的专业里面有你能接受的往年在该校最低投档线附近录取的专业,确保你能主动调剂。
其二:先保证有大学念,被录取才能有大学读,如果没被录取,那其他都是一场空。
其三:如今很多大学都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放宽了,不少设置专业组,在专业组之间,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进行学习;也有不少高水平的好学校,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也就是让志愿填报没有填好的人再一次选择。当然,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学生换专业并不容易,而如果需要换专业,一般要求就是大一第一学期考到专业的全年级第一名或前几名,才能有资格申请更换专业。
毕竟,能不进到志愿征集(补录)阶段,就尽量不要。
04确认提交状态
志愿提交截止时间的最后阶段,各位一定要记得选好、选完、填完所需要填写的内容,不要浪费选项。
可填的志愿都尽量填完,别浪费填写机会。现在麻烦,是为了将来不麻烦。
在报考志愿截止前半小小时左右,最好确认:是否将保存状态改为提交状态。
全部院校及专业志愿填好后,一定要点击“确认”或“提交”按钮,要确保志愿处于“已确认”状态。
否则的话,如果忘记提交,将会严重影响录取结果,导致落榜。
根据往年的经验教训,志愿填报提交前没注意到这4点,总有不少考生拿到一手好牌却打烂了,搞得没有被大学录取,弄得最后肠子都要悔青的地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