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学是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光之一,在大学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更能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认识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高考结束后最重要的就是报志愿环节,大家会搜集各种学校信息,询问相关的老师、机构,为了在报志愿的时候选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给自己的人生不留下遗憾。
因此许多学生报志愿的时候都很纠结,不知道该选择在哪里上大学。这两种选择将来要面临的择业道路有很大不同,那么学生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一.省内读大学和省外的差别在哪里?还好当初听从了父母建议
1.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不同
相比于在本地上大学,跨省市上大学后,新生步入新环境或多或少都会有不适应,无论是从气候、环境,还是从饮食、起居方面,都需要花一段时间去融入。比如北方的同学去了南方生活,南方人口味偏甜淡,北方人则偏咸偏辣。这时候就需要适应南方的饮食习惯;比如南方气候温和湿润,北方干燥寒冷,南方人去北方上学就需要适应每个季节的气候。
2.学生考试分数差异
一般情况下省内学生上大学的录取分数相对省外学生较低,部分省内学生会因此感到自卑。实际上进入了大学大家的起点是相同的,高考分数并不代表着全部。那些感到紧张的省内学生应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此激励自己上进。
3.回家路途远,上学不方便
省外学生回家的时候需要提前几天订票,在节假日期间快速抢票成功的机率更低,因此每次回家都有许多不方便。不过目前全国的交通相对发达,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之前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高铁动车普及,让回家路上的大学生舒适感满满。觉得路途很远可以选择飞机更快,觉得航班经常会取消可以选择稳妥的高铁。因此路程这方面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不过从这点来看,省内高校的确是更优质的选择。
二.适合在省外学习的同学一般是什么性格?
分数高的学霸往往会有更多的选择权,他们有更大机率去选择外省的一线城市上大学。因为相比同龄人,一个较高的分数不仅意味着学习能力强,还意味着高度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更加成熟的性格以及更加清晰的未来规划。比如小吴想当人民警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就是首选,因此来自广东的小吴去了北京上大学;来自宁夏的小李从小的梦想就是想做律师,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国政法大学。
此外,有些学生比起安安稳稳在家乡继续读书,他们更喜欢出去闯荡,磨练自己的意志。他们并不会因为外地和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不同感到沮丧,而是觉得新鲜又好奇,充满热情的对待生活,充满信心地面对挫折。这类学生也更适合去外省上大学。
三.省内上大学和省外上大学在毕业时也会受到影响
1.毕业去向
毕业后的大学生如果选择就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留在大学所在地,凭借本地的人脉和资源去工作,奋斗;二是回到家乡任职。大学四年在大学所在地认识的老师、学长都可以作为自己的人脉资源,如果自己足够优秀,老师会帮忙介绍实习工作,这是留在大学所在地工作的一大优势。但漂泊异乡总归是很辛苦的,需要心理素质强,目标坚定,并且有很好的抗压能力才可以。如果选择回到家乡发展,一般都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如果个人喜欢离父母近些,过安逸平稳的生活,回乡发展是不错的选择。
2.同专业的各个地区比较
很多毕业生认为,选择大学与将来的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选择大学不应该只专注于省外,而是应该看该校的综合实力,包括教学资源、学科研究程度,以及自己想选择的专业是否在该校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好等等。
总结:许多外省上学的学生因回家不便、生活不适应等后悔出省,也有一些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因为想要出去看世界选择了外省上大学,宁愿离开自己原本的一线城市。不管是怎样的经历,既来之则安之,应该努力利用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而不要一味追求十全十美,每天生活充满了后悔和责备。省内和省外上学各有各的优劣之处,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