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学习中,常见两类孩子:第一类,越学越轻松,成绩越来越好,看上去根本不用努力的样子,该玩就玩、该睡就睡,熬夜和他无关;第二类,越学越困难,成绩出现下滑,平时非常努力,但随着年级升高,学习科目增加,越来越吃力。
对于第二类孩子,首先可以肯定不是学习态度问题,其次是他们的学习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努力程度和结果不成正比。那么,那些越学越轻松的孩子,是天生聪明么?
或许有吧?但我相信这是小概率的事情,绝不是大面积、大范围的。我认为:他们或许是暗含了认知结构的规律,我给你详细解释背后的道理。
不卖关子,先说结论。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中应以学科结构即一门给定的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代替结论性的知识;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其核心就是一套类别编码系统;发现学习是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良好方法。
简单点说:就是人类的学习的基础是对于各种概念的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举个例子: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如果对于哺乳动物的概念、特点,理解很清楚,就很容易判定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那么,这个理论和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差的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以学校的学科学习为例:越学越差的孩子往往是对于某一学科知识的基础概念理解不透彻,在学习程度加深时,就难以为继了。最重要的是:在开始某一学科的学习时,是最困难的时候,因为在我们脑中没有对于该学科的任何知识结构。
我是上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那个时候,多数学生对于英语抱持的态度是:好玩、搞笑、新鲜,学习方法是用汉字谐音标注英语单词。例如:good morning(古德猫宁),machine(骂谁)。
你看,是不是在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新的知识?
言归正传,我第一次英语考试20分,中考英语118分,听力满分。这得益于我的老师,逼着我背诵书本上的每一篇课文。
为何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就是因为通过背课文逐渐建立起了英语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当我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说明:不推广背诵课文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很难坚持,但我承认的确有效)
所以,我想你明白了:
第一,孩子在学校开始接触某一门学科的学习时,是最困难的时候;
第二,当孩子的某一学科出现了越学越吃力的情况,需要检查这门学科的基础概念是否理解清楚,掌握牢固。通俗点来讲:就是这孩子还没入门。
认知结构理论,是对于学习规律的一种普遍性总结,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方面的学习。当孩子成绩出现了问题,应该首先想到这一点,帮助孩子寻找问题原因,并协助解决问题,远比指责、打骂要管用。
当然,孩子的成绩好与坏,并不是只有这一种影响因素,我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观点,列举出了一种影响成绩的因素。
反过来说,那些越学越轻松的孩子,肯定是在学习中建立了这门学科的认知结构,才会达到越来越轻松的结果。或者是,他们在学校开始学习这门学科之前,通过其他途径已经建立起了一小部分的认知结构。这种途径可以是书籍、与父母对话、旅行、电影等等。
这就好像是一个工作了30年的汽车维修师傅,如果他学习起新型汽车的维修知识,一定比刚接触这一行的新手要快得多!因为他的经验、对于汽车的理解,已经被完全内化为他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用以往的知识作为参考和基础。
结语: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一定会比困难多!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找原因,只会蒙着脑袋发脾气!帮助孩子达成目的,不断寻找问题原因与适合的改进方法才是根本。
询问一下各位看官:有些东西比较抽象,我这么说能说清楚吗?给我些反馈哈!
分享出去,做一个价值的传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