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题目变简单后, “学霸”反而考不出高分了, 问题出在了哪?

“双减”后的中考很多人预料到了中考可能会有所调整,但突如其来的中考题目整体难度骤降着实打了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最令人遗憾的就是有很多日常高分考生,在这种突然变简单的考试中却考不出高分,结果导致志愿滑档甚至有学生还出现了滑档、没学可上的情况(这种情况最终只能被很差的公立普高录取或者是去民办高中)。

面对这个问题,尤其是有孩子未来几年即将高考的家长,不要简单用“真正的学霸无论题目简单还是难都能考高分”等这类评价来看这件事情。

做出这种评价的人通常是因为这些事情本身跟他们没关系。

他们只是凭经验、感觉轻易给出评价。

我们不能停留在这样的认知层面,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只有“路人”才关心谁是真学霸谁是伪学霸,作为家长、学生,更需要知道的是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才是。

其实这种事情往年也有,但今年相信有很多地区中考突然出题容易的地区这种情况特别的多。

例如本地某重点私立初中学校,根据其老师的统计,今年其学校考生考到最高分数段的学生中无一人是过去常年考年级前30名的学生。

而在往年,这所学校年级前30名的学生不敢说能代表了全市最高水平的孩子,但绝对是那种闭着眼睛也能轻松考入重点高中的水平。

另有很多学生、学生家长也都表示存在很严重的平常所谓的“学霸”在此次中考中“失利”的问题。

所以如果只是个例我们就没必要讨论了,给出诸如“真正的学霸无论题目简单还是难都能考高分”等各种论断也都无所谓,但如果这种事情具有了一定的普遍性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重视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题目变简单后,“学霸”会反而考不出高分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理解,而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头重脚轻”导致的。

所谓“头重脚轻”指的是有部分日常成绩优秀的孩子他们在某些知识点掌握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非常出色的。

很多对一般学生而言非常难的题目对他们而言却可以信手拈来。

这其实是一件挺爽的事情,学生会因此赢得老师、同学等更多的赞许、羡慕,这确实是一种很强的而且是门槛较高的学习能力。

尤其是具有选拔性的考试(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中他们往往能够考出非常好的成绩,属于“遇强则强”的类型。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如果这部分学生某次考试因为题目较简单或者是其他“粗心”问题而导致没考好,往往包括学生自己在内所有人都会觉得“没关系”。

这种事情相信很多初中生、初中生家长都有见到过吧?

很多人会说这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基础不牢”。

真不一定是这样的。

因为一个学生如果存在基础不牢的情况,也很难一直考高分的。

我认为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默写课文,他们也能“背过”,但却可能做不到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错的程度。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对很多的基础其实是理解的,也掌握了, 但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是“再加工”之后的基础知识,而如果考的是基础知识本来的样子,对他们而言很可能就感觉陌生了。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孩子出现了把简单问题想复杂了的问题。

这是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即一个简单的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对普通学生而言他们很容易进行作答,但对部分高分学生来说,他们却可能把这道简单的题目想得很复杂。

例如他们会考虑各种本就不需要考虑的“可能”——一方面是他们的思维太过活跃,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会不太相信题目真的就是简单。

所以最终他们看到的那道题其实在作答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另一道题目。

再加上很多初中学校日常考查(例如周测、月考等)或者作业难度都会比较大,反而基础练得少(很多人会认为这属于重复性、低效率学习),就非常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今年一些学霸尤其是数学一直都是满分或者接近满分水平的孩子没考好(其实也不是真不好,只是高分太多显得不好了)真不是他们不会做,很大原因就是把简单的题目想复杂了以及一些细节没扣好(例如步骤、描述等)。

所以这样的中考也给后面的考生敲响了警钟——无论你能解出多难的题目,无论你是否已经把高中知识都学完了,都要回过头来好好看看自己在基础、在细节、在应试技巧上是否留有太多的隐患。

1、如何把基础掌握扎实?

而面对变容易的考试,我们还是要回到最最原始的学习策略上——理解的基础之上,还要尽可能一字不差地记住。

很多人觉得“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恰恰相反,对普通一点或者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做到这点并不难,因为这很可能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但对那些头部学生而言,他们真的会如同上面说的那样,更注重的是理解,而对于“一字不差”的掌握是不够的。

说白了就是要求你会背、会默的都要认真落实,不要觉得做太简单的题目浪费时间,也许做10道、20道、50道你都没问题,但可能做到100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并没那么绝对的“仔细”——没办法,考试一旦变得容易了,“仔细”的影响就无限放大了。

2、“细节”如何把握?

除了常见的认真仔细之类的细节之外,书写的问题也会成为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高分段的竞争本就是“铢铢必较”的,而“高分通胀”之后,诸多细节的影响也就会被放大更多倍。

比如常见的书写问题,答题步骤、严谨性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新中考变容易的趋势之下哪怕带来的只是几分影响,也可能会导致直接滑档后果。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并无什么技术难度,靠的就是日常多加练习,只要保证一定的训练量,人人都可以提高。

3、应试技巧。

严格来说考题变简单了之后,纯“技巧”的作用就会降低,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减负”的推行,很多学生可能获得的“考试训练”也在减少,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缺少实战磨练。

减少实战经验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不能暴露出来。

例如很多人都容易忽视的“时间分配”“检查试卷”等,在过去,日常很多测试可能存在“题都答不完”的情况,学生只需要闷头做题就行了,但在未来你不得不面对的是答完题可能还剩下很多时间,而这些时间你该如何“检查”的问题。

当然,说“简单”不是说100%的题目都很简单,也许某一道题恰恰就考到了你的软肋之处,又或者是因为考虑得太复杂、想多了导致某道题“太难”。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自我调节、能不能做到马上把问题搁置一边先做后面的等等。

诸如这些应试技巧也都离不开“多练”。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日常需要额外注意的。毕竟分析“原因”不是最终目的,我更希望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给后来者们提个醒,避免类似的事情自己也能遇得到。

当然,话分两头说,中考题变简单了,对一些学霸来说可能会遭遇意外成为“倒霉蛋”,但同样的有人失手自然就有人补位成为“幸运儿”。

那么谁会成为中考如此变革的“幸运儿”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