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给自己的一项投资,内在的价值开发得越大,就越是与未来呈现出正相关的状态,学习的成绩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也取决于对学习的态度和坚持。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的,他们虽然也想获得学习的回报,但总是懒惰,在这个时候,那些积极自主学习的人,就显得尤为可贵。
李泰伯从小就是一个天资优越、比别人更强的学霸,他从初中到高中,成绩都是前几名,后来几次选拔性考试中,也都位居前列,在2010年,李泰伯参加了高考,高考成绩放榜之后,羡慕的目光朝着李泰伯袭来,人们纷纷来找他讨要学习秘诀,母校也专门对他进行了回访和表彰,因为他的分数实在是太高了,他直接以703分的高分问鼎高考,并且是当年北京城理科高考的最高分,是2010年的北京理科状元。
在这个时候,几所名牌大学都对他展开了争夺,纷纷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到达自己的学校,但是李泰伯看着北大、清华这些学校的招生官,他不为所动,淡然的拒绝了这些橄榄枝,正相反的是,他一直一门心思想要出国,他认为在国外更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并且见证自己的成长,于是乎,他怀揣着对外国名校的向往,申请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11所美国高校,当时在他的心里,这些学校虽然不是一定会录取他,但是他上其中某一所学校也是绰绰有余,毕竟他的优秀是不容置疑的,他本来就已经是一位成功的高考状元,高考的高分足以证明他的智商。
但是很可悲的是,国外的教育制度跟中国的选拔制度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最后11所名牌大学都将他拒之门外,不愿意让他入学,当他颗粒无收的消息被一些记者媒体获知之后,他们把这件事曝光到了网上,也让李泰伯遭遇了一轮新的讨论,只是这次讨论不再是正面的讨论,俨然变成了一群又一群网友的嘲笑和戏谑,负面舆论也开始无情的攻击他,大家都认为,李泰伯一味的崇洋媚外,最后却被国外拒之门外,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平心而论,李泰伯被国外名校拒录是一件很不科学的事情,因为他并不像是大家想象中那样,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虽然高考考分很高,但是其他各方面素质都不差,会弹琴谱曲,也会画画、写剧本,他还非常喜欢中国的琴艺,经常练习古琴技法,想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自己,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可谓是最顶尖的学霸,满身光环,从未崩塌,甚至连他当年读书的学校,人大附中学校的副校长沈献都对他不吝啬于赞美,谁曾想,他居然无法得到国外学校的青睐?
当然,外国名校拒绝录取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这些才华无法量化自己的成绩,一般而言,他光是会弹琴是没有用的,在申请信上,他如果没办法写自己曾经举办过音乐会,或者是曾经参与完成过一个杰出的音乐项目,都不可能被哈佛的申请官看中。
外国大学注重一个人的能力多于成绩,不像是中国一样,光是凭借一个人的成绩,就能够对这个人较为了解,李泰伯小时候也参加过一些琴棋书画的比赛,但后来因为不走艺术的道路,最终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他纵然有这么多的兴趣点,更多都是聚焦于兴趣而非专业。哈佛大学每年会有很多的优秀申请者,这些申请者有游泳队的金牌选手、有成功发起过慈善公益项目的天才少年,相比起他们的履历,李泰伯的履历在哈佛面试官面前确实就逊色不少,
好在,李泰伯是一个胜不骄败不馁的学霸,虽然遭遇了那么多的冷眼与嘲讽,他仍然坚持努力学习,他在清华大学培训一年之后,考入香港大学,又在大二的时候,终于申请到了国外一所名校,完成了他一开始的夙愿,直接转入麻省理工攻读本硕,实现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