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清华博士在网上讲述了自己被人才引进某双非高校五年后月工资仅剩372元的经历。文章如下(编者注:学校名称已隐去):
我2017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被Y大学引进,至今工作5年。
清晰记得2016年底,Y大学和江苏省众多高校到清华大学体育馆招聘老师的场面。我特意问询Y大学的待遇,得到积极回复,比如Y市的房价很低,每平米只有8000元,比如学校还给所有引进人才提供三年的免费住房,或者优厚的租房补贴。那个时候,毕竟还是学生,缺乏经验,以为这应该是不错的选择,离家也不远。
2019年,我申请到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半年7万元,到哈佛大学访学深造。这本来是好事。后来证明,错就错在我真不该申请出国访学,尤其是哈佛大学这种名校,让Y大的很多领导为难了。他们为什么会为难呢?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2020年、2021年,学校就是拦着,不让我们老师出国。从哈佛大学到江苏省人民政府,所有程序都走完了,学校却不放人。如果是疫情因素,情有可原。可整整两年时间,Y市并非中高风险区,而且省政府奖学金已经延期一年,只能延期一年。当时,我们还打听到,很多本校的学生已经派出留学。我们询问原因,学校却说:“海外疫情严重,我们是为了保护老师!”我们琢磨,难道学生就不用保护?难道其他高校的老师不用保护?我们是人文专业,并非敏感专业。然而,就是各种推诿,让我们去盖章——学校防疫领导小组的章。事实上,这个公章并不存在,因为防疫领导小组只是临时组织起来。就这样,我们被一个并不存在的公章卡了脖子,这一卡就是近两年。
在2021年12月30日,奖学金项目失效的前一天,在签订各种保证书、承诺书之后,我们终于访学。到了哈佛之后,听课、做科研,本以为可以安静下来,借鉴海外汉学家的方式充实我们的研究。现在想来,我还是严重低估了Y大的掌控能力。
出国前,Y大虽然声称支持青年教师出国,但是不仅没有一分钱的资助,反而强制我们交钱,每人交了2万元,说是出国保证金!这还没完,在2022年3月,我查了Y大的工资,发现只有372.11元!
我国内每个月还有8000多的房贷要还,在美国波士顿这边,一个普通单间的月租都要1万元人民币。学校突然就把工资扣到这个地步!辗转问了学校,领导答复,出国的老师都这样,都会扣工资,等你回国再补给你!真的“感激”学校对我们出国访学老师的“高度关怀”!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怀疑,我申请出国访学,错了么?不该到美国访学,更不该费尽千辛万苦来到哈佛大学!
继续扣吧,你们开心就好。出国前,就向我要钱;出国后,继续扣钱,扣到月薪高达370;回国前,还要继续催债!高明啊,实在是高明!
我就纳闷,Y大好歹也是省部共建的学校,就这么缺钱吗?不然根本解释不通。如果一个高校,连教师都不尊重、不在乎,还会在乎学生吗?
看到Y大官网引用《中国教育报》2022年5月14日第01版发布的《一所地方高校的重组蝶变》,我赫然发现:“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与Y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设立20亿元专项基金助力Y大学发展。”20亿不是小数目,Y大的收入又远非这一个项目,怎么到了教师手中,扣来扣去,月薪就剩370了呢?所以,钱呢?都到哪里去了?
我们这批博士2017年入职,前三年不要说办公室,连张办公桌都没有。直到这两年才有的办公桌,讲师12人共用一间办公室。大学老师虽然学校去的少,总要收作业、批作业吧,就是给学生答疑,总要有个地方。可是三年来,连张办公桌都没有。所以,钱呢?都到哪里去了?
类似的问题本来不想吐槽,自己都觉得无趣。怪只怪自己毕业那会儿如此轻信,仓促签了合同。奉劝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们,长点心吧。相信我的经历应该会回应很多师生的疑惑:比如,为什么高校教师无法专心搞科研,因为你的成果算不算,只有领导部门说了算;比如为什么很多老师没法专心搞好教学,因为教学质量不是老师、学生直观感受的,而是领导决定的。领导说你讲得好,你就是好;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尽管领导都不在你的专业。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海外留学生不愿意回国发展。这不仅是待遇高低的问题,也不是说他们就真的不爱国(像我,还有来哈佛留学、访学的很多身边朋友肯定是坚决愿意回国的),而是心灰意冷,感受不到学校对人才最基本的尊重。你就是差一条狗出去办差,都不至于先从它身上拔毛吧。
我并非什么悲观主义者,希望总是要有的。正如在2022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Y大校长发表的讲话,“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续写新的Y大传奇”,“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