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双减之后师范专业依旧火热, 分数线还有上涨趋势, 原因值得思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很多人都会关注的“大事”,这不仅是考生个人学习轨迹的改变,也影响着家庭的未来,甚至在更高的层面有着指导意义。

特别是考生填报专业的倾向,更能反映出现实里的趋势。在外界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考生的报考方向不会有很明显的调整。

今年却有一些专业,在热度榜上的顺序有了改变。比如曾经一度很受欢迎的计算机专业,居然势头明显不如往年。取而代之的是医学专业最受关注。另外一个热门,即师范专业,也叫人有点意外。

双减之后师范专业依旧火热,分数线还有上涨趋势,多所院校次位提升

上文中提到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热度下降,想必跟“互联网大厂”裁员有一定的关系。原本凭借高薪吸引考生的专业,因为职业生涯方面,令更多同学犹豫了。

而双减以后,很多在校外做辅导工作的教培人员也出现了改行或收入下降的情况。当时很多高考生的家长,还因此有点后悔让子女考师范院校。

公办学校门槛在提高,师范生又那么多,学历上没有明显优势的话,万一毕业后找不到对应的岗位怎么办呢。但是从今年的报考中,我们发现这种担忧已经少了很多。

有些分析志愿的老师,本来以为这次师范专业会“遇冷”,实际上却依旧火热,并且分数线还有上涨的趋势。很多师范院校的次位,也比往年有明显的前移。

例如,华中师范大学“优师专项招生”,文科生投档线提高了2250位;陕西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理科最低分考生是8292的次位,比上届提升了1781位。

北师大本来分数线就高,最低分考生次位同样前移了,提前847名。甚至连一些师范专业的“征集志愿”投档线都赶超985院校。

师范专业保持火热势头,其实并不意外

不少网友得知这种情况以后,感到有些不解:双减之后,师范生在校外的企业中求职机会变少了;而且即使不必改行,工资水平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高。

很显然,辅导班这个行业的趋势已经定格,为何还是那么热衷让考生学师范呢?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放开阔一些,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意外。

首先,限制教培不等于直接取消,只要是正规的机构,毕业生有教资证并且在允许的时间进行工作,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这其实只是筛选掉了缺乏资质、对工资要求又比较高的一批人。如果能接受降薪,自己教学实力又过关的话,还是能找到就业机会的。

其次,其他行业同样可能面临困难,企业中一面减员、一面增加工作量的情况有所增加,这令更多年轻人想要进入体制内。

而学习师范专业,是很多同学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算学习其他专业,也未必就能保证毕业后有出息,考生和家长更愿意把希望放在这,一旦能在学校任教等于工作稳定了。

对于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择业有更多机会,学师范不会因双减而受到太大影响。虽然也会有非师范生来“抢饭碗”,但专业出身的他们想进公办中小学还是不太难的。

而高考水平相对低一些的考生,即使进入末流专科,学习师范专业也未必就没出路。只是他们需要降低标准来求职罢了。实在进不去学校,可以应聘幼儿园。

“师范热”的现象值得思考,既有好处也有弊端

高考中“师范热”的现象,再加上就业中“教师热”的现象,都在表明越来越多人想从事教育相关工作。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有利于筛选更多优秀的同学入行。

尤其是一线的教学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自然是水平越高越好。但是年轻人这么执着当教师,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热爱教学,喜欢跟学生们一起进步;有多少考生报考师范专业,只想以后“体面”一些,成为别人眼里带有光环的人物,面临辛苦时就很容易动摇了。

而且,如果优秀的大学生谈及“好工作”只想到教师,而很难在其他行业找到理想的发展空间,也会造成人才的不均衡。但解决这些弊端,并非很简单的事,希望可以引起重视。

【话题】你认为未来师范专业前景好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