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肖飞: 造出“中国电芯”, 为国家节省10亿元, 41岁荣获一等功

如果有人在你考上博士后,问你是否可以放弃读博的机会,当一名“打杂”的实验员,你的回答是什么?

2002年,年仅25岁的肖飞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那时他已经考上博士研究生,有望在马伟明院士领军的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里进行学习研究。未来对于他来说似乎是光明一片,鲜花和荣誉唾手可得。

可是就在这时,实验室却告诉他们,他们现在实验室紧缺一名实验员,希望可以在新招的博士之中,有一个人可以放弃读博来担任。实验员的日常工作就是需要做实验、整理资料和做一些“打杂”的活。毋庸置疑,实验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研究课题。

如果有人选择当实验员,那么他与同期的同学相比,不仅学历低人一等,更是在评职称、分房子等重要问题上受到影响。

肖飞最终选择打电话给自己的父亲,对方只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你选择梦想,那就好好努力,争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最后,肖飞做了一个在外人看来再“愚蠢”不过的决心,递交了担任实验员的申请。

转眼已经过去了十九年,当初年轻稚嫩的肖飞,已经是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和教授,在2017年时获得了第二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更是被授予一等功。

他面对失败锲而不舍,攻克难关为国家节省10亿元

跟随马伟明院士,成为实验室的一名实验员的肖飞,面临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极具难度的“新型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中国技术一直落后于西方,许多地方还受到了西方的技术封锁。因此这个项目,不仅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供参考,连是否可以成功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肖飞并没有轻言放弃,反而总是不断地思索和进行试验。在这个实验中间,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总是不稳定,不能连续调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肖飞开创性地引入电力电子励磁技术。

可惜的是,与之相关的一项关键技术国内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唯一能够查到的是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计算公式,但是计算的结果中,有两项数据相互制约。

无可奈何,肖飞只能针对现有的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实验,试图找到突破口。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十次,在那间实验室里,人们总可以看到肖飞锲而不舍的身影。

无数个难眠的夜晚里,肖飞也总在苦苦思索着。可是实验仍然没有任何突破,让他一筹莫展,几乎要丧失信心。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选择放弃。”每当肖飞感到挫败时,马伟明院士的话就在肖飞的内心里响起。像他们这样以科研为终生目标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即便是大发明家爱迪生也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在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有一天,肖飞的脑海中忽然闪现出灵光。为什么他一定要按国外的公式来计算?国外的公式就一定对吗?谁说国外的公式不能改?这些念头像是凿开了他的脑袋,让希望的光亮透了进来。

很快,他就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一举解决了技术难题,研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

在那时,风力发电技术一直为国外几家大公司所垄断,相关设备更是只有他们可以生产。而我国风力发电核心部件之一的变流器,就不得不依靠这些大公司。而且这些产品不仅价格高昂,进口条件也极为苛刻。“落后就要挨打”在这里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肖飞的研究不仅系统效率及电压谐波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打破了西方技术对我国的长期垄断和打压的不利局面,更是让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的局面,让当年国家采购费用节约了近10亿元!

之后,肖飞及其团队研发出的海岛风能、太阳能等多能源智能微网,不仅在国内是首创,更在岛礁供电难题上更是作出了出色的回答,成功解决了我国一直以来在岛礁供电上的困难,提升了驻守部队自给力和战斗力。

之后肖飞更是带领着团队,可以说,在我国越来越紧张的海上国防上,肖飞为我国的边防安全作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

他为了项目驻扎工厂,成了“全能比赛”的运动员

“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的项目难度超乎想象,不仅生产制造十分艰难,而且设计难,加工的工艺要求也高。

为了这个项目,肖飞几乎成了“全能比赛”的运动员。在研究所,他是博士、教授,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到了工厂,他是技术人员,设计师、工程师、技师、工人的活也一样不落。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打通技术创新到工程最后一公里,肖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工程的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一起探讨研究。

甚至连整个项目工艺制作全过程的200个操作步骤,肖飞都干过。在这样的努力下,肖飞及他的团队终于把样机设计出来,并使各项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

这个项目成果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2014年的时候,更是让肖飞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颁布国家专利的鉴定委员们一致认定,“该研究成果已达标国际先进水平,这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电芯’!”

马伟明院士,也是肖飞的导师。他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宝级专家”,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在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部分研究更是领先国外!

在这样的名师带领下,加上肖飞本身的勤奋刻苦,不懈努力,他取得了许多难以想象的重大成果,更是给我国舰船领域技术革新带来重大突破。

他研究成功的多型新型发供电机系统,使我国不仅在舰船发供电机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更大幅提升了我国舰船性能和战略威慑能力。

不仅如此,在马伟明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的舰船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肖飞更是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前期的理论研究、技术突破,还是后期的产品研发、装备上,都有肖飞活跃的身影。

而这个项目不仅全面实现我国舰船动力从机械方式向综合电力方式的革命,更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技术落后到弯道超越的重大跨越。

其实像这样的项目,都不是一蹴就成的。许多项目都是“硬骨头”,有时候国外可能对我国有着技术封锁,不肯分享技术成果,有时候可能连国外研究都是一片空白,只能由肖飞硬着头皮一点点地啃下来。

肖飞参与的许多项目都是涉及国防科技基础性、前沿性的课题和装备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这些不仅是重要而且还是必要的项目,更是需要与时间赛跑的项目,如果落后,国家就会受到国外的重重打压,给我国的国防安全带来隐患。而肖飞都一一攻克,并且完美完成。

而这样身影耀眼,履历光芒夺目的肖飞,一开始,只是实验室的一名实验员。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刘德志教授谈起肖飞,更是止不住地夸赞。

“实验室年轻人多,讲劳动强度,大家都差不多;但讲奉献,像肖飞这样肯牺牲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安排的青年人太难得了!所以当时就感觉这个年轻人很了不起,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国家,他无暇顾及小家,孩子呱呱坠地就要离家工作

在肖飞的工作中,除去研究上遇到的难题,实验中无数次的失败,还有许多难以想象,无法预料的困难等待着他。

有一次,为了进行试验,他和团队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某风力发电厂。因为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在山上搭一个小窝棚做实验,平日里就住在山下的农民家里,条件可以说是十分艰苦。

福建一带多山地,漳浦县的某风力发电厂更是建在大山之中。肖飞和他的团队就需要常常在崎岖的山路中艰难跋涉,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摔伤,严重些摔下山崖也未必没有可能。蚊虫和闷热的天气,更是让他们苦不堪言。

有一次,还因为一项上面紧急派发的任务,肖飞不眠不休地连续奋战了六十多个小时,才攻克了难题。

这些苦难,山东汉子肖飞可以不吭一声地咬牙扛下,可是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冲突,也会让他感到焦虑万分。在他妻子临盆在即的时刻,肖飞手上也有一项重要的实验需要展开。

这样两难的情况让肖飞不知所措。他的脑海里一边闪过对家庭的美好期盼,一边浮现的是实验中的种种难题,这些念头纠缠在一块,实在是令他苦不堪言。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新生儿落地。第二天,肖飞就收拾好了行李,他告别了家人,踏上了自己的战场,远赴南方。而正是他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无私精神,才得以让中国在舰船领域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就,更在许多技术领域赶超国外。

在2017年5月4日,肖飞获得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他在这个座谈会上诚恳地道出自己的心声,直言这个奖项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属于他们团队中每一个人。

他庆幸自己生活在新中国,更赶上国家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他希望自己和他的团队,不断前进,作出更多的贡献,来回报党和人民的期盼。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愤而发声,说:“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肖飞站在讲台上,领取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新中国,有无数的人抱持着和肖飞一样简单而光芒耀眼的理想的年轻人,正在带领着中国飞速前进。

从一名实验员到教授,他实现了人生重大的飞跃

出生于1977年的肖飞,从小就对军事极为感兴趣。那时他常常看到电视上的战争片,对长枪大炮,飞机船舰有着难以想象的痴迷。

他心中甚至暗暗生出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在军事建设领域,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这也就是他长大后,义无反顾地报考海军工程大学的重要原因。

海军工程大学

在肖飞确认放弃读博,选择当一名普通的实验员时,许多人无法理解他的做法。因为当时肖飞是已经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可以说未来一片光明,人生道路几乎是一片坦途,轻轻松松就可以摘取荣耀。在旁人尚且犹豫,为自己谋利的时刻,他的行为“傻”到令人发笑。

可是肖飞从未有过动摇。面对着实验室本身起点比较高的项目,他更是常常不得不加班加点,为了获得一手的实验数据熬到凌晨两三点,这样的辛苦让他的选择更加让旁人不解。

回顾过往,肖飞认为,正是他这两年从基础开始的实验员的经历,让他的知识积累和储备变得十分扎实,让他在研究上得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成功。

两年后,肖飞就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实验员使命,甚至还再度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后来,他他又去了浙江大学。毕业后,肖飞就回到海军工程大学任教。在2009年和2012年的时候,他更是两次破格晋升,分别升为副教授、教授。

“有自主创新的胆量,有另辟蹊径的思路,有向新兴领域进军的勇气”,面对如此出众的爱徒,马伟明博士也不禁发出赞叹。而肖飞也未曾辜负他人和自己,长期专注于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领域研究上,取得一连串惊人的成果,获得了一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

2020年7月18日,由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雄程天威1号”风电运维商船正式交付。

这艘船上用的正是低压直流综合推进系统,也是首艘使用该系统的民用船只,开创了许多项国内第一。这艘船的成功制造和良好运行,都预示着我国尖端科技普及化指日可待。

雄程天威1号

在船舶动力领域,西方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第一次革命的蒸汽机,和第二次革命的内燃机与核动力汽轮机,都是来自西方。而第三次综合电力系统的使用,正是中国后来居上。这也实现了马伟明院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技术上,要领先就领先美国,越是困难越要挑战。”

如今的肖飞也不过才44岁,他却拥有多项令人震撼的荣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军十杰青年……这些都是他光芒耀眼的履历上的冰山一角。

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更是先后承担10项国家和军队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他的优秀让人惊叹,他的品质令人敬佩。未来的中国,正是有肖飞这样的人存在,才能够光明且长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