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未来科学大奖今天揭晓 与诺贝尔奖有何不同?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获得生命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院杨学明获得物质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士,香港大学教授莫毅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约675万元人民币),每个奖种每年不超过5个奖,7年来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

其中,生命科学奖11人获奖,2018年最多,有3人,2020、2021分别有2人,其它年份是1人。物质科学奖10人获奖,也是2018年最多,有3人,2019年2人,其它年份是1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自2017年设立以来6人获奖,每年1人。

未来科学大奖(Future Science Prize)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于2016年发起,从2017年开始都是每年9月份揭晓,今年提前了半个月。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将设立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2017年起增加“数学与计算机奖”。除了刘芹(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和虞锋(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两位奠基捐赠人外,每个奖种都有各自的捐赠人。

可以看出,未来科学大奖的大部分捐赠人来自投资界,少数来自互联网,如李彦宏、丁磊、马化腾、江南春,还有一家房地产公司龙湖。

未来科学大奖和诺贝尔奖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奖金的区别。诺贝尔奖最初有920万美元作为基金,每年约20万美元的利息作为奖金,单项奖金很不固定,而且是以瑞典克朗为单位的,近年来达到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左右,随汇率波动。未来科学大奖由健在的捐赠人提供,单项奖金是固定的1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在650-700万之间,随汇率波动。

第二是奖种的区别。诺贝尔奖最初有5种,物理学、化学、医学或生理学、文学、和平,1968年增加经济学奖,达到6种,其中有3种是科学奖项,但是没有数学奖或计算机奖。因为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数学和计算机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还没有显示出来。未来科学大奖最初有生命、物质两种,第二年增加了数学与计算机奖,达到3种,都属于科学类奖项。

第三是颁奖对象的区别。诺贝尔奖面对全世界科学家,不限国籍,但必须在世。未来科学大奖面向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是一个区域性的科学奖,也是不限国籍。在已有的获奖人当中,有1人不是华人,就是获得2021年度生命科学奖的裴伟士。在实际颁奖时,诺贝尔奖获奖人的年龄偏大,而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更年轻一些。

第四是颁奖机构的不同。诺贝尔奖由其董事会管理,每个奖项的评奖委员会都不同,物理、化学和经济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医学外科学研究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所选出的五人委员会评定。

但是,未来科学大奖和诺贝尔奖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获奖人由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社会推荐。评审工作都设置了保密条款。科学家只需埋头苦干,不必填报表格,也许有一天,你就会被推荐并获得大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