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妈妈, 我没考第一名, 你还爱我吗?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近日,有媒体报道,因为儿子中考失误,安徽的一位母亲从墙上撕下了他此前获得的20多张奖状,希望以此激励儿子高中奋起直追。在外地打工了父亲得知儿子成绩后也非常沮丧,“不努力就辍学打工”脱口而出。

这种望子成龙的压迫感,柚又深有体会。

从小到大,她都被要求争头名、当第一,做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最大的失误出现在高考。分数公布后,因为没能考上清北光耀门楣,她的家人哭了一整晚,斥责她是不争气的“白眼狼”。在分数涨落之间,柚又终于发现,原来家人喜欢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考取的第一名。

大学后,柚又喝酒、泡吧,酷爱夸张的女团服,在叛逆的行为以及与家庭的对抗中,体会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机器的快感。她可能需要用一生来寻求一个答案:当我是一个成绩不好的普通人,还配得到爱吗?

以下是她的讲述:

讲述者|柚又

编辑|糖果

高考出分后,家人哭了一整晚

高考结束后,我一直都挺快乐的,终于解放了,再也不用闷头学习了。考得也不错,估分在600左右。我想,至少是个985吧。

出分的时候是晚上,我,我妈,还有外婆三个人对着电脑一起查成绩。家里好安静,几乎连彼此的呼吸声都听不到。系统也很流畅,很快弹出了分数:557。

我们三个都愣住了,完全不敢相信看到了什么,盯着屏幕把页面刷新了一遍又一遍,还是557。没人敢相信这个事实。怎么就这个分了呢?模考不都600多吗?怎么一下子就少了50分?

我妈一遍一遍地看总分,核对各科分数,嘴里不住地叨念。数学一百零几,“怎么可能这么低?”语文也是一百零几,她更无法相信。一直以来我的语文都是全年级前几名,“怎么可能这样?”

外婆情绪崩溃得很快,流着眼泪跟我说,“我养你这么大,把你养成个白眼狼!”我知道,她心里委屈。这么多年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在照顾我,她盼着我成人成才,没想到最后考出这种分数。

或许,她还觉得很丢人。高中的时候,我曾无意中听到外婆和她的几个朋友聊天,她说,“我觉得我外孙女能考清华北大。”其实,哪怕我正常发挥也根本做不到,我完成不了她给我的使命,我光耀不了门楣。可是,我不忍心打破她的期待。如今,那句话大概也成浮在外婆头上的笑柄。

其实分数公布那天,我真很希望能被安慰一下。可是家里像被冷空气凝固住了,没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来宽慰我。吃晚饭的时候,我妈和外婆依然沉默,盘子咚一声被放在餐桌上,连同她们的怒气一起在空房间里回荡。我知道,我完了。

晚上躺在床上,我觉得自己精疲力尽,脑袋里有几种声音在互相撕扯,我的头要爆炸了。

一方面,我其实接受这个成绩。虽然它远低于我的预期,但也比一本线高一百多分,应该至少能上211吧。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真的尽力了,我已经拼尽全力了。

高中三年,我过得非常辛苦,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早上六七点起床,身体都快被搞残了。我知道,这种方式对健康、对学习效率都不是好事,但是我心里有股气,必须在报复性学习中才能释放出来。很多时候,就算我已经看不进去了,写字的手都在抖,我也绝不允许自己睡觉。这是我对自己成绩不够好的惩罚。

可另一方面,家人的态度也让我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质疑。我躺在床上,觉得自己对不起天,对不起地,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我自己。我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差劲?

我非常非常害怕。我辜负了家人的信任和期待,我让她们失望了,我怕她们再也不喜欢我,再也不想要我了。因为我不再是那个,可以给她们交出漂亮成绩,让她们在外面觉得有面子的好孩子。

那天晚上,家里灯火通明。我妈和外婆哭了一晚上,我躺在床上睁着眼到天明。

不是第一名,就不值得被爱了吗?

从小到大,我的脑门上都贴着三个字:好学生。

我要强,特别喜欢争第一,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强势,就是要把身边的人比下去。我妈非常重视我的成绩,她的严格,也在不断加重我的高自尊和要强的心。

初中之前,我基本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我妈也不允许我有丝毫差错。我记得小学有一次单元小测,我没上90分,我妈气得直接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你不是我的女儿”。那天,她中午也没有回来给我做饭,我一个人躲起来大哭一场。

在包括我妈在内的很多人眼里,分数是一切。一个失去分数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值一提。而一个学习好的孩子,他做什么都是对的。一直以来,我都被这个规则约束、压制、套牢,得到过很多关注、赞赏甚至是特权,也体会过被众人抛弃的滋味。

初中的时候,我有一次因为午休时间在楼道里跑,被值班老师抓住痛骂一顿。我从没被老师这么批评过,站在那儿又委屈又不知所措。但后来又来了一个老师,他和值班老师说,“你知道这学生是谁吗,她是我们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然后我就被放走了。

当时其实我是有点小得意的。我因为成绩好而被优待,这样的正向反馈让我更加愿意去做第一名,而且我也有能力继续当好这样一个乖孩子。这样不是很好吗?我的生活轻松,所有人都喜欢我。我就像个小鼠,咬一下东西,给点吃的鼓励,就会接着一直咬下去。

但直到高中,当我的成绩开始下滑,我才慢慢意识到,这种“唯成绩论”的优待有多么可怕。

不知道为什么,上了高中,我的成绩忽然就垮了下来,从第一名滑到班级倒数,三十多,四十多,五十多。我不停地问自己,不停地苛责自己,到底为什么变得这么差。得不到答案,我跑去问老师,老师就说,“想这些干嘛,你就是一个想得太多的孩子,这不利于你的学习。”我跑去问父母,他们也给不出一个答案,只能不断地强调:“学习为重,学习为重。”

我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答案,只能自己去看书,在看书中自我麻痹。可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我焦虑到崩溃,否定了自己的一切,觉得一切都是我的错,因为不够努力,不够聪明,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我甚至觉得,学不好,我就该死。

老师对我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

高中每天真的都有好多作业,有一次我没写完,就和其他同学一起被叫讲台边上站在一排,大家齐刷刷地低着头。那是一种我至今无法忘怀的羞耻,你哪怕把我叫到办公室,拿柳条抽我一顿我都接受,可你不要让我那样卑微地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像做了什么天理难容的事情一样抬不起头来。

我的整个高中阶段,都是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无法排解,无处倾诉。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一个人戴着耳机去操场,一边听歌一边掉眼泪。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是个脆弱的人,所以眼泪一定只会洒在没人的地方。走到宿舍楼我就不哭了,推开宿舍门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必须结束了,我又成为了那个可以跟舍友开玩笑的人。

从前,我成绩好的时候,就像是个生活在温室里的人,所有人都捧着我护着我。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是谁,因为总有人在不停地提醒我:“你就是那个第一名,你是那个最好的学生。”

高中之后,所有的赞誉都消失殆尽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往哪里走。我只是突然明白,原来以前大家喜欢我,不是因为我是我,而是因为我是第一名。

当我成为了一个成绩不好的普通人,我好像就不配得到爱了。

我被高浓度的爱绑架了

人们都说,家人之间的爱是最无私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感觉,情感是一场交易。一直以来,我用成绩,用自由,换取家人的爱。而他们用爱,迫使我成为他们想象中的那种人。

上高中后,我一直住校。其实学校有食堂,但是外婆一直坚持给我送饭。

每天下课前几分钟,她就会提着个塑料袋,装着两个饭盒,站在班级门口,班主任窥视全班的那个窗口往里面看。同学看到了,就会告诉我,我外婆又来了。下课后别人都跑去食堂排队,外婆就会坐在我旁边,看着我吃饭,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我吃完再把空饭盒拿回家。

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怕我排队辛苦,怕我吃不好饭影响学习,可是我真的一点都不会感动,我只觉得丢人。我是一个四肢健全的高中生,我可以自己去买饭,食堂的饭菜也没什么,我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人。外婆年纪也很大了,她在家里休息会更好,为什么一定要制造出这样一种全家为我牺牲的苦情故事来?

那时候,老师经常跟我说,“你外婆对你这么好,别的孩子都没有这个待遇,还不好好学习?”身边其他人也会觉得,你怎么是这么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让一个老人在隆冬里给你送饭,还不知足?

这种过度保护,成了勒在我脖子上的另一根绳索,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如果我学习不好,那我就是没良心。

高中期间,我一直感到很孤独。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家为了学习可以不择手段。你上课说句话都会有人骂你干扰别人,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成绩“心怀鬼胎”。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去一家咖啡店。我觉得那家老板身上有一种江湖草莽气,大气,热情,仗义,和学校里的死气沉沉的氛围完全不同。店里面总是有很多老板的朋友,大家嘻嘻哈哈,有时候不付钱,他也不多说什么。

我好喜欢那个店,觉得它像龙猫圆滚滚的大肚子,靠在上面,整个人都会变得安心和柔软,给了我非常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我跟家人说,我想在那里打工,其实就是有时间了帮着收收餐具、洗洗杯子,和大家聊聊天,并不涉及到金钱交易。没想到,引起了剧烈的反对——

我外婆带着外公,坐在那个店门口等着抓我。当着好多人的面,他们毫不掩饰愤怒和不满,“你打什么工,家里缺你的钱吗,你为什么在这里打工?这个老板是什么人,你跟他来往?给我回家去!”

咖啡店人来人往,所有人都在用特别奇怪的眼光看着两个格格不入的老年人。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能不停地给老板道歉,给人家造成太多麻烦了。

回家后我妈也开始埋怨我,“你让两个老人家这样,你觉得合适吗?”在她看来,这个事情从始至终都是我的错,是我不懂事,是我不孝顺,是我让家人为我奔波操心。可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到底在想什么。

我被高浓度的爱绑架了,被一件正确的事情伤害了。我常常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提线木偶,家人在背后抽一下右绳,我就得动一下右手。如果我动的是左手,就要被重新组装、修理。

你相信吗,直到今天,我20多岁了,晚上9点之后也不被允许出门。家人会不断地跟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是我们家最乖的孩子。

他们不知道,我早就不想做乖孩子了。我要成为我自己。

你们要怎样,我偏不怎样

高中以后,我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个矛盾的人。一个是被家庭和教育驯化出的乖乖女,另一个是叛逆张扬的“坏小孩”。

我父母关系不是太好,我不知道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也一直被告诫,爱情是不好的,是耽误学习的,绝对不能早恋。但等到我20多岁了,他们又开始着急,天天问我,有没有男朋友。他们把我安排得清清楚楚,这段时间干什么,那段时间干什么,不能出一点差错。

但是特别搞笑,我其实一直在跟他们反着来。

高中时他们不让我谈恋爱,我就疯狂地谈恋爱。现在他们希望我谈恋爱了,我就是不谈。我好像就是故意要逆着走,但是又不敢走得太偏,偏一下然后再回来。但哪怕是这种不彻底的反抗,也让我觉得自由。

从小到大,我父母都要求我,着装要保守,要端庄,要素雅,要简洁,所以大学之前,我的穿衣打扮也一直很乖。但其实我内心深处特别喜欢张扬的衣服,我会给自己偷偷买那种韩国女团的打歌服,很炸的那种裙子、首饰,甚至想要五个手指都戴上戒指,我就是要奇装异服,就是要引人注目,就是要闪闪发光。

上大学后,其实我的成绩很好,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我可能会结交一些标准的“好学生”。但其实不是,我身边的朋友全是一些爱玩的人。我们常常会去酒吧、夜店,不是为了喝酒,我就是喜欢那种叛逆的感觉。泡吧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吵,大家本来都是文雅的大学生,但在里面要大声地喊出来才能听到彼此的话。但我就是觉得,那种嘈杂的音乐,跳舞狂欢的氛围,很爽,很舒服。

我尝试着做很多“任性”的事情,希望能借此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

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实在学不下去了,我朋友说想去逛一个凌晨12点开放的鬼市,我毫不犹豫,立马响应。那时候已经晚上9点多,我俩坐着地铁跑过去,发现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天太冷了。

我站在那儿,被冻得鼻涕哈拉的,觉得自己好蠢,但又好快乐!我就是要在这个时间出来,就是要做这件看起来不可理解的事。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活着的,我是个人,我有情绪,有欲望,不是一个被要求只能好好读书学习的机器。

现在,对于我的教育方式,家人经常会在两个极端间摇摆,要么是高要求,要么是直接不管,觉得我这也不行。鸡娃失败后,好像在他们眼里,我就直接成了个废物。

我想,未来很长时间里,我们需要一起学习,如何接受我是一个普通人。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每次内心游移不定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它。

小时候我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玩伴,从没发生过任何冲突。但直到很久以后别人才告诉我,其实这个女孩子一直很恨我,经常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而原因竟然是,我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可能经常被她的妈妈拿来举例:“你看人家柚又,学习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都是一个地方的人。”

我从没有想过要伤害她。可是我的存在,我家人对我的炫耀,她家人无休止的对比,以及畸形的评价标准,把我们推向了对立面。

每次想到那个女孩,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定一定要更坚定地寻找自己在分数之外的意义,找到生命中真正的坐标系。

因为在“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里,受伤的不仅仅是我自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