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曾是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出生农村、偏僻地区,埋头苦读,疯狂刷题的学生,虽然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名校,但是却不能成为“贵子”。
出身寒门的学生,他们缺乏社会资源,光有一股子努力的劲儿,仍旧难以弥补自身短板,实际上,很多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就是出身寒门。
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凭借自身努力考上名校,值得点赞,今年有一位寒门学子很励志,心中有鸿鹄之志,依靠顽强的意志,圆梦名校。
“刷题不丢人”,男生考上211仍选择复读,冲破父亲阻拦考上北大
2022北大新生叶飞,成了寒门学子的榜样,出生在大山里,家境贫寒,他有一个姐姐,父亲因意外导致残疾,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母亲一个人。
当年,父亲在煤矿干活,从高处摔下来,导致下肢瘫痪,在村里传开后,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家没有希望了,彻底完蛋了,这对父亲的打击很大。
母亲反而变得更强大,她对孩子们说:“不管别人怎么说,爸爸在,家就是完整的,以后你们回来,喊一声‘爸’有人应,这就是幸福”。
当记者问叶飞,“有没有一刻嫌弃过这个家和父亲”,他低头不语,沉默一会说:“有过吧”,不是嫌家穷,不是嫌父亲瘫痪,而是和第一次高考有关。
第一次参加高考,叶飞考了611分,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211大学,父母也很开心,然而,他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执意要复读。
父亲立马就提出反对,不让他复读,家里全靠母亲支撑,复读成本太大,风险不小,家里承受不起,父亲很严肃地说他:“明年考得差,别人都会笑话你”。
叶飞觉得父亲说得不对,那一刻有过嫌弃的想法,母亲却有不同看法,支持儿子复读,自从通知书到家里,他就没怎么看过,一心想复读。
暑假就一直闷在屋里学习,经常学到凌晨一两点,通知书就放在一旁,母亲对父亲说:“这次儿子不一样了,真的下决心了”。
第二次高考,再次拼尽全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可算是扬眉吐气了,家里常年压抑的氛围,这一刻也烟消云散。
对于小镇做题家,叶飞这么说
叶飞说:“我不可能永远是小镇做题家”,他心中有一个远大的志向,要走出大山,去更大的城市,面对采访,他眼神坚定的说:“不会选择再回来”。
我们能明白他的意思,走出大山,付出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寒窗苦读13载,承受太大的压力,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总算走出来了,自然要大展宏图,用实际证明,小镇做题家只是一个跳板,也在告诉世人“刷题不丢人”。
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可是,不代表永远不如别人,既然走出农门,必定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是父母的骄傲,上大学报到前,班主任请他和母亲吃饭,送上衷心的祝福,大山里的学生,读书是唯一的出路,靠自己的努力拼来的前途,怎能不让人佩服。
有志者事竟成,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付出100%的努力,自然会有丰厚的回报,他对自己的自信,母亲的鼓励,都很让人感动。
外在条件无法改变,那就改变自己,越努力的人越优秀,想要成功,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树立目标,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不要用“小镇做题家”定义寒门学子,努力的人值得尊重
努力奋斗的人,值得尊重,不应该用“小镇做题家”定义寒门学子,那样太令人寒心了,寒门学子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靠自己的双手,让一家人获得世人的尊重,基本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考出的好成绩,难道不是更励志吗?
无论学生付出的努力,最后得到多少回报,都不应该嘲笑,教育资源、家庭条件、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不可避免,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激发更大的潜力,让自己突破层层阻碍,就算没能成为贵子,依旧令人尊敬。
出生不能被选择,但是,学生可以选择接下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真正靠自己走出来的学生,他们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考上大学不是目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寒门学子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坚定信念,努力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