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北大开学典礼唱起《孤勇者》 想告诉年轻学子们什么

本报连线浙江籍新生,听他们讲述一场集体成人仪式

北大开学典礼唱起《孤勇者》想告诉年轻学子们什么

2022年的开学典礼,一场高校送给新生们的集体成人仪式,依旧充满惊喜。

大学生们高歌《孤勇者》,来自天南海北的他们在同一个礼堂里畅想关于未来的四年……疫情已走入第三年,有大学生遗憾于没能以一个毕业典礼结束这四年的生活,也有学生对今年能够顺利举行开学典礼的新生羡慕不已。

陈诗婳和顾晨阳是宁波镇海中学毕业的2022级北大新生。在开学典礼上,陈诗婳作为新生代表为教授献花,顾晨阳也暗下决心,希望能够成为校长口中“对国家有用的人”。

校长发言仍是今年诸多高校开学典礼上的重头戏。有校长讲起过去的事,有校长列出历年的数据。归根结底,他们希望未来这四年,学生们可以在大学生活中,学会如何成人、做人。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一曲《孤勇者》火了

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有一曲《孤勇者》,这支曾风靡在大街小巷甚至孩童嘴里的歌,从大学生口中唱出,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面对不确定的生活,大学生是否仍能保持初心,用一腔孤勇去面对种种打击和挫折。

这和北京大学此次开学典礼致辞中提到的“在每一次困难和挑战中磨练志气、骨气、底气”相互映衬。副校长龚旗煌,用四个故事,讲出了自己对学生们的四个期盼,“希望大家今后遇到任何挫折,都要不畏艰难、勇毅前行”。

的确,青春宝贵,疫情占了三年,被封校困住的是一个个渴望出去看看的学生。疫情悄然改变了大学生们上课的方式,点外卖的习惯和说走就走的勇气。但在困境中互相加油打气,在阳台上弹吉他,在校园里办橄榄球比赛,在深夜的图书馆留下数次打卡记录,这都是无法阻挡的学生们对生活的热枕。

“这次开学典礼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学长学姐精彩纷呈的表演上。我特别喜欢一个花旦模样的学姐唱的《万疆》,聆听时我完全感染其中,不只为歌声的动听,更为歌曲所洋溢着的饱满的爱国理想情怀。这样优秀的表演还有很多,我不禁对未来几年在燕园的生活更多了几分期待。”毕业于浙江省天台中学的2022级新生余浩说。

用献花表达集体敬意大学课程已开始重塑他们的思维

“我觉得给杰出教授们献花是新生们的一种集体敬意。”陈诗婳说。她记得,物理系的学长,用物理知识来讲求学,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重力越大,惯性越大,降低自重,才能更好前行。”

刚刚开课几天的大学课程,已经验证了学长的话。陈诗婳刚上了数学课,明明课本和高中差不多,但老师在授课时讲起了背后的底层逻辑和一些颠覆常识的认知。“打破原有的偏见,重塑了我的思维。”她总结。

她和顾晨阳都毕业于宁波镇海中学,分别就读于光华管理学院和信息技术学院。

顾晨阳来北大的第一天,就被学长告知来这里必做的三件事——“上地概”“修经双”“在未名湖谈恋爱”。在逛校园的时候,越是靠近未名湖,顾晨阳见到的情侣就越多,“在未名湖边上的小路,很多情侣凌晨一点还在弹琴唱歌,这或许就是大学生活的自由。”顾晨阳感慨。

不过他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前两件事,他先是幸运地抢到了地震概论这门课,“据说这门课非常有趣。”然后准备修一些经济学的课程,来完成自己的双学位计划。他提到,自己对开学典礼上的教师代表张信荣的科研成果很是羡慕,对方运用新技术打造了迄今为止“最快、最环保的冰”,助力冬奥运动员为国争光。顾晨阳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科研成果,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以所学报国,是我们北大光华人的愿景。”陈诗婳说,在光华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陈诗婳作为本科的新生代表,和硕士、博士学长一起发言。她看到学长们都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自己也渴望着在大学四年做出一定成绩。第一个学期,她的选课是学分的上限25分。

她选修了一门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宏观经济与健康》,这是她在100比1的“选课中签率”中幸运抢到的,“我对疫情下国家的许多经济发展动态很感兴趣,主动求知的过程真的比被动接受要快乐很多。”陈诗婳说。

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是对大学的严重误判

中国计量大学的校长徐江荣就在全校新生的“开学第一课”上,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新生——“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是对大学的严重误判。

“‘轻松’有一定的原因,因为大学学习是开放式的,只有阶段性激励和警示,比如期末成绩单、奖学金评定、学业警告等。大学学习是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学习,首要任务是纠正以寻求标准答案为目的的应试学习方式,最终目标是形成每个个体获取知识的模式、知识应用的经验和创新知识的方法。”徐江荣说。

学习是从知识中汲取更广袤的思想。今年在浙江大学读大二的赵予,在网络上读到徐江荣校长的开学讲话时,想起自己已经过去的大一。大学学习,考验的是自制力和主动求学的好奇心。他在大一时选修了法国近代史、中国音乐简史、高尔夫等课程,这些对他来说,是成年之前“于考试无用”的知识,但当下让他觉得这些知识增加了自己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大学生可以选择被时代裹挟,也可以选择拥抱这个时代。在今年西湖大学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施一公在《大学之大,何以为大》的主题发言中讲道:“每一代人身上,都会带有时代的鲜明烙印,但作为个人,是被裹挟,还是主动地去引领,将决定最终截然不同的人生。如何把握时代的节奏,如何在时代的变奏曲中唱出清越的雏凤之声?我想首先应当知中国、爱中国。与此同时,还要看世界、懂世界……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这些机会,从容自信地平视这个世界,倾听不同文化的声音、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尊重和欣赏世界的多样性,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而努力。”

这是施一公给予这届学生的厚望,也是众多大学校长们对新生的期盼。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看来,开学季是快乐的。他认为,大学教育要教会学生独立的意识,而独立意识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完成的重要任务。“如果大学生把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考不上研的责任推卸给社会,那大学教育不是白干了?每位学生都是一棵树,我们要确保每一棵都长成参天大树。”

每年开学季,总有一批新生迈入大学生活,此时此刻犹如彼时彼刻,没有人永远是大学生,而总有人正在成为大学生。学好这宝贵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新生们的必经之路,也会是每个时代大学生们的共同记忆。

(本报记者刘俏言钱橙计划通讯员吕一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