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尤其是考的差的学生,父母可能会批评你,还有可能“抄家伙”,其实很多考生当知道自己没考好,面对父母失望的表情,心里也是愧疚不已,不过成绩好的同学,就算最后录取的学校不是理想的大学,也不敢轻易选择复读,但是有一位考生,在考了675分优异的成绩情况下,却坚持要复读。
他就是来自陕西省长武县的冯宇宁,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还有几个姐姐,小时候的环境对他影响非常大,在他小时候,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在家里他排行最小,几个姐姐都辍学了,有的留在家里种地,也有的外出打工。
让他感触最深的有两个姐姐,一个是照顾他最多的二姐,五岁的时候,非常贪玩,于是二姐就“骗”他,说去上学前班,会有更多的小朋友陪他玩,此时的二姐也已经辍学了,平日里做饭,照顾他,接送冯宇宁的一直是二姐。
每次送他上学是早早的,接他放学也是早早的站在校门口,等到长大了才知道,当时站在学校门口的二姐,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她多么渴望坐在教室里读书的是她,但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她也从来不抱怨。
还有一个是最遗憾的三姐,在读完高三的上半学期就回到了家里,距离梦想最近的姐姐,却懂事的让人心疼,她放弃了梦想,只想早早出去打工挣钱,帮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不想让父母为了学费而发愁。
在农村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那时候有太多的人,因为经济原因,辍学打工,梦想也只能是一场白日梦,这其中就包括他最亲近的人,当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用再因为没钱而读不了书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农村的孩子终于有书读了,还不用担心钱的问题,这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他的姐姐们却再也不能回到校园。
所以冯宇宁特别珍惜学习的机会,也非常争气,在初三的时候,获得了物理竞赛的一等奖,不过没有进入省物理实验班,而是进入了西安的博迪中学。
原因也再简单不过,因为这所学校给予了他所有费用的减免,还是住宿制,过去念书,只要带几件换洗的衣服,家里的条件自己十分清楚,才选择了就读这所学校,但事情却没有那么顺利,他在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成了落榜生。
高一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考了年级第一名,但到了高二,成绩直接跌落到了班级的十多名,险些进不了前二十,这时候才切身感受到骄傲的后果,这个时候的他,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他的班主任老师,收走了他心爱的《水浒传》,还耐心的和他谈话,讲了李自成的事情,以此教育他,他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也重新拿回了年级第一的位置。
高考的时候,考了675分的成绩,按理说这样的成绩,以14分之差与北京大学擦肩而过,但考上一些名牌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可他还是“不幸”落榜了,心里也是十分难过,想到父母年纪已大,这么多年一直辛苦的操劳着,不过并没有责怪他,而是一直安慰他,怕他太伤心难过。
当选择复读后,他开始的时候,还很在意自己的心态,不过他遇到了第二个贵人,班主任杨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他坚持梦想,最后自己也不觉得是复读生,就是应届生,踏踏实实努力学习,再次高考取得了729分的成绩,还是2005年的陕西省理科状元,顺利考上清华大学。
毕业后的他因为在北京安家成本太高,选择回到了老家西安,他的经历也在告诉学生,无论你经历了什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人生都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成功与失败,都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