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考研,多数人对它的评价都是辛苦、坚持、忍耐等词汇,考研的过程也确实充满了艰辛,但是即便如此,每一年的研究生考试也仍然吸引着无数考生前赴后继。据悉,2022年考研人数达457万人,而在2023年预计会超过500万。
除了一年比一年多的考研人数,在考研的队伍中,二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一些三战、四战的考生。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二战的考生对考研如此执着呢?
考研二战现象增多,由于以下想法,失利的考生再度走向考场
首先,选择二战的考生多数都是由于对一战失败的结果不甘心。因为考研虽然很辛苦,但多数情况下,考研是一场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成功地考试。很多一战落榜的考生在总结原因后,总会认为只要自己再多努力一点就可以成功。
这部分考生不愿意放弃自己前一年的努力,认为自己在前一年的学习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考研经验,再努力一年,知识会掌握的更扎实,考验成功的几率会更大。出于这种心理,很多人会坚持二战。
另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就业原因选择继续考研。这部分人或是为了逃避考验压力,或是对自己现在的实力能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也有些是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想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也有一部分人,不是因为一战落榜而选择二战,而是因为追求名校,不愿降低对院校的标准,他们的考研成绩可以选择一些有相同专业但是实力稍差一些的学校,但是对名校的追求促使他们再次考研。
考研失利该如何选择,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必要二战?
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该清楚自己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很少一部分考生是为了科研而继续考研,剩下的绝大多数考生是为了提高学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如果是前者,那么选择继续考研无可厚非,而如果是后者就需要理智考虑。
出于就业的目的进行考研,一旦一战失败,再考虑二战时就要考虑到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机会成本等,要珍惜宝贵的应届生身份。要考虑好如果二战仍然失败,到那时就业和现在就业两者的利弊,再做出选择。
再有,多数人二战时已经不是在校生身份了,这一年的考研复习环境发生变化,考研心理压力增大,还需要考虑经济来源,这些因素考生要提前考虑好,判断再次考研自己有没有合适的考研环境。
最后,想选择二战的同学要判断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考试失误、复习不够力、与目标院校相差距离很小这一类的原因,那么二战成功的几率比较大。但如果一战时付出的努力够多却仍然比较吃力,那二战时就应该谨慎选择。
决定二战后,该从这些角度出发,做好再度考研的准备
考生要确保自己有合适的考研状态。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证自己在二战时能有合适的复习环境和条件。例如有些考生在二战时希望一边工作一边考研,这样的复习方法就会给考研带来更多的困难,要慎重选择。
其次,考生要反思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决定二战后,考生要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点,在下一阶段重点复习。要反思自己之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方法、复习节奏、刷题策略等方面做出改变和提升。
最后,考生要反思自己的考研目标,适当做出调整。要珍惜考研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二次考研最好以求稳为主,考生要理性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实力,可以适当的降低自己的目标,以求稳妥。
尤其是在近几年考研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考生不必过于执着于名校,一些普通院校中也有实力很强的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想就读的专业选择一所竞争力不是太大,但实力不错的学校。
是否要考研二战,更多还是出于个人的需求和考虑,要看个人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跟风考研或是为了逃避就业,那么对二战要慎重考虑。如果考研的需求很明确,做出了二战的决定后,就要调整好状态全力以赴地去准备,也要做好迎接全部结果的心理准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